太原理工大学校徽

太原理工大学 怎么样

211 双一流

  •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 http://www2017.tyut.edu.cn http://zs.tyut.edu.cn/
  • 0351-6014101,0351-6014965,0351-6014020
  • zsb@tyut.edu.cn


  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和原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历经116年传承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植根三晋大地,平台广阔人才济济。目前,学校占地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154名,硕士研究生5692名,博士研究生736名,留学生426名;现有81个本科专业,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工程学、材料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教职工3531名,其中专任教师2068名,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8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938名。

  学校挺立创新潮头,科技研发成效卓著。太原理工大学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174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83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42项;多年来,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恪守育人使命,立德树人硕果丰盈。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育人渠道和途径更趋完善、更加优化。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突破进展;“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产生重要影响;数学建模、超算、机器人、晓明研究室、晋豹车队等创新团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思政主题网站“清泽心雨”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螺丝钉之家”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爱心家园”荣膺“第四届山西道德模范”等殊荣;校男子篮球队两次夺得CUBA全国总冠军、校男子足球队成功夺得CUFL全国总冠军,我校成为唯一一所在足球、篮球两个项目上均获得过全国总冠军的大学。

  学校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100余所大学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和科技合作,与国际间的学术高层往来更加密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日提升。目前,学校还承办了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和牙买加西印度群岛大学莫纳分校孔子学院。

  回望过去,理工大人奋力拼搏,铸就了辉煌成绩;翘首明天,世纪学府砥砺前行,承载着新的希望。在“双一流”建设和“十三五”新的历史征程上,太原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生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用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品位和一流的精神,为创建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查看更多



当前院校导航
院校档案
校徽
太原理工大学
学科竞赛 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100强(第26名)
类型 理工
院系设置 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文名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创办人 李提摩太、岑春煊
地址 迎西校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虎峪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新矿院路18号、柏林校区:山西省太原市西矿街53号、明向校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209号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13个
中文名 太原理工大学
简称 太原理工(TYUT)
类别 公立大学
院校代码 10112
主管部门 山西省
创办时间 1902年
校歌 《圣火在百年前点燃》
校训 求实、创新
校庆日 5月6日
知名校友 谢克昌、王君、赵沁平、李洪钟、王安、秦晓、康红普
本科专业 81个
本科招生电话 0351-6014101、0351-6014965、0351-6014020
属性 211工程、“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6个 7类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硕士招生电话 0351-6010370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1个
专职院士 2人
党委书记 郑强
现任校长 黄庆学[3]
QS亚洲排名 388名(2020年QS亚洲大学排名)
全国综合排名 108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42项 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
国家重点学科 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