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校徽

浙江师范大学 怎么样

  • 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 http://www.zjnu.edu.cn/ http://zs.zjnu.edu.cn
  • 0579-82282245,0579-82282335
  • zsb@zjnu.cn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18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有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办学概况(数据截至2018年8月)

  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有21万奋战在教育系统,近一半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稳居浙江省本科院校前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左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5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学生),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近3000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近2万人。

  学科门类齐全,有71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课程16门,国家级专业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8人。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28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项。建有浙江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教师培养”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建成附属中学19所。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发挥作用。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学校与5大洲、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40余个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海外建有5所孔子学院,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家汉办非洲孔子学院研修中心、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

查看更多



当前院校导航
院校档案
校徽
浙江师范大学
中文名称 浙江师范大学
简称 浙师大
外文名称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学校类型 师范类
类别 公立大学
院校代码 10345
主管部门 浙江省
创办时间 1956年
校址 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321001)
校歌 浙江师范大学校歌
校训 砺学砺行,维实维新
知名校友 杨学明、楼阳生、陈志敏、郁国梁、非墨、冯俊杰、华伊沫
主要院系 教师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经管学院、数理学院、初阳学院、杭州幼师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本科专业 71个
本科招生电话 0579-82282245、0579-82282335
属性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2015)、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
硕士招生电话 0579-2282645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流动站2个
专职院士 1人
现任校长 郑孟状[1]
全国综合排名 91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