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19-05-13 16:11

学校领导

                                                关一凡书记


关一凡党委书记、副校长

主持学校党委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离退休工作处,联系经济与金融学院、统计学院/数量经济研究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徐西鹏副校长

徐西鹏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处,联系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造工程研究院。


                                                吴季怀副校长

吴季怀副校长、党委常委

负责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分管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招生处、科学技术研究处、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报编辑部,联系外国语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泛华学院/厦航学院、南洋学院。


                                                刘塨副校长

刘塨副校长

负责继续教育,分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物资采购中心、图书馆,联系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刘斌副校长

刘斌党委副书记

负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财务处、学生工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机关党委、档案馆、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化工学院、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分子药物研究院、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


                                                曾路副校长

曾路副校长、党委常委

负责华文教育,分管董事会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处/汉语国际教育办公室、社会科学研究处,联系国际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华文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华侨华人信息中心/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华文教育研究院、美国中文学院。



                                                彭霈副校长

彭霈副校长、党委常委

负责后勤、安全稳定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后勤与资产管理处、基建处、保卫处/党委政治保卫部、校医院,联系体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工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厦门工程技术学院。


                                                毕明强副书记、纪委书记

毕明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负责学校纪委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审计处、教育工会(含附中、幼儿园),联系法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院。


                                               

张云波校长助理

负责信息化工作,分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含建筑设计院),协助分管科学技术研究处、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受校领导委托负责学校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学校简介

华侨大学简介

 


 华侨大学1960年创办于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1983年中共中央确定华侨大学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1997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06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2017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侨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是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之一,也是国务院侨办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董事会由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专家、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曾先后担任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任名誉董事长。国家领导人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现任校长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西鹏教授。

    华侨大学始终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贯彻“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为海内外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超20万名,其中超过5万名校友分布在境外各地,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

    华侨大学现有28个教学学院,94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现有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41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1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学校16个一级学科上榜。2018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我校位列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之综合大学榜单的第28位,总榜单第86位。软科正式发布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3个一级学科,共有中国大陆460所高校的4999个学科点上榜,我校本年度共有20个学科上榜(2017年度为19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数排名为并列第83名。

    华侨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672名,其中专任教师1792名。有双聘院士6人;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以及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高端人才近400人次;拥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华侨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551人,研究生5953人,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和外国学生4969人,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近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等百余项标志性成果。

    华侨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生在全球建筑毕业设计大赛、德国iF设计大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赛事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模拟联合国大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内大赛中成绩骄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浓厚,学生男子篮球队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二十届赛事中荣获九次全国总冠军;连续四届与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联合举办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并于2018年获该赛事全球总冠军,成为中国首支获得该赛事男子世界冠军的高校篮球队;林丹、谌龙、李雪芮等华大学子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学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形成了“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连续两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华侨大学重视创新能力提升。建设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70余个。近年来,学校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量持续增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40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86项。学校高水平论文影响力持续提升,在2018年最新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内地高校第70位,位列全球高校第426位;在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正式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内地高校第65位。学校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内高校智库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第2

    华侨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鲜明。已与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设立了84个办事或招生机构,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

    华侨大学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教育部批准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创办了“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和“安哥拉政府科技人才班”等一系列华文教育品牌项目。

    学校目前形成了一校两地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214.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3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各类图书资料共472万册。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华侨大学将始终坚持“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特色兴校之路、人才强校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增强为侨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


(数据截至201921日)

学校标识

华侨大学校训及内涵说明

 

一、校训


  

二、说明

     作为校训,“会通中外”主要侧重于表达治学方法,意思是会合中外文化而变通或贯通之。即是说,做学问既不应拘泥于国学而排拒外邦,也不应言必称欧美、西洋而数典忘祖。

  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日趋全球化,各项高新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影响。我校面向海外及港澳台,学生学成之后将回原居住地工作,故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让他们广泛接触、研究中外学问,并尽量做到融会贯通且有所创新。自然科学作为公理或定律虽无中外之分,但科学技术史上的各种学说,如地心说和盖天说、数宇宙和气宇宙,都各有渊源,对于我们了解科学发现的规律有甚大帮助,亦应学习而会通之。至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虽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中外相异之处更多,尤需互相比较、互相启迪、互相补充。

  “并育德才”,则侧重于阐明办学方针,意指育德与育才不可偏废,应当并重齐抓,使其互相促进。“并育”指一齐发育,引申为竞相发育。《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是“万物并育”,才有繁盛活泼的生态。虽有竞争,却更可互相促进。德与才之关系,也大抵如此。品德高尚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风;而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提高,也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丰富的养料。

  如是说,“会通中外”讲的是如何做学问,标示师生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并育德才”讲的则是如何育人和做人,标示师生对价值的追求。而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的统一,正是本校训的精华所在。

 

华侨大学校徽设计说明

 

一、校徽


 

 

二、说明

 华侨大学校徽为徽章形式,标志中心是繁体的“华大”字、将其变成一颗树的形状,代表华侨大学和其树人的性质。“华大”字下面的三条弧线代表海洋,象征着海内外,说明华侨大学面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充分体现了我校的基本特征。图标中的“1960代表华侨大学创办于1960年。整个标志体现了树人之宗旨的华侨大学正不断地为各地输送各种优秀人才,像一颗茁壮成长的长青树屹立于大地之间、华侨之间。本标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识别性。

华侨大学校歌

 

一、歌词

《一方沃土

             谷建芬  

    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泉水,灌溉我们的理想。昨日五洲四海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欢聚一堂。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泉水,灌溉我们的理想。昨日五洲四海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欢聚一堂。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故乡。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二、校歌(试听)

 点击播放按钮在线试听

歌曲下载:

 


 




 

周边环境

雄伟壮观的嘉庚广场

厦门校区大门

 

厦门校区水景观

 

 

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之一──陈守仁经济管理大楼

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之二──承志广场

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之三──体育中心

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之四──陈影鹤游泳馆(室内恒温)

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之五──菲华楼教学楼群

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之六──华文学院教学楼

环境优美的教学环境之七──侨总图书馆

 

厦门校区综合教学楼群

通讯地址

华侨大学招生处(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 邮编:362021

联系电话

咨询电话:0595-22695678(日常);6-8月份增加:22692117,22693277 传 真:0595-22691575(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