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19-06-20 17:21

学校领导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办学规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现有19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专业35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10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3380人,研究生5249人,留学生1032人。本科生与研究生年度招生比例1.71:1,博士招生规模位列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2,在广东所有高校中排名第3。

学科建设: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医学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在全国独立医科院校中排名第二。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5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总体排名位居全省高校第3、全国第61。

人才培养:学校是国家13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高校,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54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侯凡凡、夏照帆、孙颖浩3名两院院士。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临床医学通过率最高排名全国第4,中医学3次排名全国第1。2017年本科生获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同时在“创青春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创业计划类金奖数位居全省高校第一,广东省唯一一所连续五届获得金奖的高校。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团体总分位列医药类高校省内第1名,全国第3名,连续两届进入全国发起高校行列。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我校2018年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名全国第79名,居独立医科院校第4名。

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人才147人次,省级人才332人次,其中院士3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3人,长江学者10人,国家杰青14人,国家特支计划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优青”7人。

科学研究:现拥有国家、省部级实验室38个,国家、省部级研究中心(所)43个,其中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各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共75个;先后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1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9项,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第1。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打破广东高校10年来医学领域创新群体项目零的局面。2018年获国家自然基金254项,立项数居全国医药类院校第2位,连续3年跻身全国高校30强。2018发布的SCI论文收录排名位居全国高校58位。截至2017年6月,学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75件,位居全国独立医科院校首位。

医疗实力:现有11所直属附属医院,展开床位数10575张,年诊疗量近1100万人次。拥有1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0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2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附属南方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综合实力在复旦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位居第17名,其中“科研学术”实力位居全国第11名。


学校简介

院校代码:12121

录取批次:第一批本科  

校训: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

 

    我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等2个校区,占地面积219.44m2,建筑面积164.88m2。学校办学实力雄厚,近几年,我校在各高校排行榜中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10年大学排行榜中我校位居第84位。2007年,我校以19个二级指标全优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也是广东省两所获全优成绩的院校之一。
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

办学规模: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药学院、护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医学职业技术学院等17个学院。形成了由6所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华瑞医院、江都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北滘医院)、以广东省人民医院等为代表的45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和65家教学医院组成的医疗教学联盟。目前共开设了51个本科专业(含方向),其中6个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3600人、专科生900多人、研究生3500多人、留学生600多人。

2012年,学校继续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收51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新生3200名、1个专科专业新生300名。

学科建设:学科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5个。拥有中医内科肾病学、中药制剂学、中医内科脑病学等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拥有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分别布局在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覆盖24个二、三级学科。

人才队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0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00多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8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2人、长江学者4人、广东省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有54人次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有100多名专家教授分别担任全军和全国性学术组织理事、常委以上职务。博士生导师334名,硕士生导师854名,先后有人员13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学改革:“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在内的国家、军队和广东省教育研究课题93项。在多科性医科大学办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医学教育技术研究、科研促进教学、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实践。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41项,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获得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73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占“十五”以来总成果的58.87%)已经转化为教学资源直接服务本科教学;主编出版“十一五”规划等高水平教材11部,58项多媒体教材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目前建有8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实验教学中心2个,16门广东省精品课程、7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了44PBL课程、54门双语课程、3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

科学研究:2000年以来,先后承担各类课题2738项,获得纵向课题经费8.6亿元,主持国家“973”项目4项,牵头承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参与“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牵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863”课题16项,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项,获“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200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二等奖8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项,广东省科技一等奖24项。 2000年以来,我校有5项科研成果7次入选国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闻,是广东省入选“十大新闻”最多的高校。学校科技查新工作站是国内首批获教育部认证的医学类部级查新工作站。根据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我校国内论文产出2548篇,位居全国高校25名,在全国医药类高校名列第5位;侯凡凡教授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最著名的临床类综合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杂志当年影响因子达到51.296,该成果被美国内科学年报评为“2006年内科学领域最重要的14项研究进展之一”。

医疗实力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专)科7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7个,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7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5个。拥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展开床位5700张,第一临床医学院(南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都是高水平综合性教学医院。其中南方医院为全国百佳医院。在消化病内镜诊疗、肾病综合治疗、骨科疾病诊治、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烧伤整形和危重新生儿、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微创外科技术、心脑血管介入、围产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南方医院惠侨科(惠侨楼)是国内开办最早、规模最大、收治海外病人最多的“涉外医疗中心”,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并得到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嘉勉。

产业开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坚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开创了全国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先河,以自主研发的“三九胃泰”、“正天丸”、“无限极口服液”、 “尿毒清”等产品为基础,先后创建了深圳南方制药厂(三九集团前身)、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现名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的医药企业。2004年转制地方以来,取得科技成果300余项,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国家Ⅰ类新药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f-PAX系统等重量级的科研产品并成功转化,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日用化工等多个医药相关领域新建立了东方药林、南方洁灵、一大国隆、南方美迦、宜诚数字医疗等一批校办高新技术企业。



 

办学水平

一、形成了完备的高级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经过60年的建设,我校建成了以院士为龙头、博士后流动站为基地、药品研究基地为平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优秀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高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四大优势学科群。学校独具理工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及生物高技术的办学优势,形成了全日制学历教育、函授、业余、网络、轮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培养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专科各个层次的高级医学人才。

学校移交广东省后,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独立办学的重点医科大学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招收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独立医科大学,研究生年招生已突破1000人,招生规模位居全国医学类院校前列,医学博士招生规模位居全国第3位。

二、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 

(一)基本理论扎实,基本技能熟练

在全国大学英语CET-4/6考试中,本科学生的通过率均在90%以上,远远超过全国重点院校的平均水平。近5年,在 “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我校学生与众多外校英语专业选手同台竞技,已经3次获得广东省特等奖,代表广东省大学生参加北京总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理论考试的优良率、临床主干课程理论考试优良率均位于全国医学院校前列。在全国17所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综合统考中(包括3所部属院校),我校名列第三。每年成功组织全国大生英语竞赛,近5年,我校431名学生获奖,其中10人获特等奖,44人获一等奖。


 

    以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对本科生进行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临床操作技能等四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医学类专业技能学实验中,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占16%,相关学科经典性基础实验占34%,系列的综合性实验占32%,设计性实验占18%,有效地提高了本科生基本技能。2008-2011年参加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医学临床技能大赛获得大赛一等奖,实现“四连冠”。2011年参加全国医学临床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

(二)创新素质提升,实践成效显著

    我校按照“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学生主体、多维互动”的思路系统地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创新教育。

    制定了《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十条措施》,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仅机能实验学的设计性实验目前就开出30余项;成立了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建立了3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配备指导教师,对地开设的学生科研项目给予专项资助。设立了课外科研基金、创新教育基地基金等创新基金,每年投入近100万元推动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近5年来,在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下,本科学生累计完成科研项目938项,发表学术论文397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8篇,出版专著2部。2009-2011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我校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东省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2009年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自我校2007年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频获佳绩。在“挑战杯”全国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上,2007年获得二等奖1项,2009年获得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4项、2011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挑战杯”全国创业大赛上,2008年获得金、银、铜奖各1项,2010年获得金奖1项、铜奖1项。

(三)课外活动丰富,成果显著

    学校成立了“学生科技指导委员会”,在学生中成立了校院两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出台了《南方医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管理办法》。三年来,举办了“云山大讲堂”、“领航讲坛”、“麒麟论坛”、“导师论坛”、“博士论坛”、“名师面对面”等565场次课外学术活动,参加学生12万余人次;举办课外文化活动1136次,参加学生32万余人次。2005年,我校学生参加广东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并有2项作品获同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2006年,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首届大学生舞蹈、摄影与动漫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10项,舞蹈类一等奖1项,摄影、动漫类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2006年,在首届广东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我校学生获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近3年,我校学生在国家、广东省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10项、省级奖励132项。

校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

邮编:510515

招生信息网址:http://www.fimmu.com/zs/index.htm

在线咨询:http://jxgl.fimmu.com/bbs/

电话咨询:020-61648502  61648504

 

   

                                     顺德校区简介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马冈大道

网址:http://web2.fimmu.com/sdgwh

    顺德校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属面积120万平方米的马岗半岛,距校本部66公里。顺德历来就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外贸出口基地,据《顺德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顺德就以“鱼米花果之乡”闻名遐迩。如今,顺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享有广东 “四小虎”之一的美誉,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家具、燃气具、花卉和日用品的生产基地,其中家用电器和燃气具两类产品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销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早在2006年,顺德就已成为中国首个GDP超过1000亿的县级行政单位,比同年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海南省还高。

    顺德校区为中国古典园林式校园。周边自然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校区的建筑总体设计风格统一,加入岭南建筑特色的“院落”、“飞檐”、“石柱”等元素,环境布置尊重了自然环境条件,引水入校,建造湿地景观,并保护当地多样化的动植物,共同营造出山水建筑相映、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景观。同时,在建筑上将吸收传统文化的建设设计精髓,配合依循地形的青山秀水,使建筑群有机地融入在山水园林之中。

    校区规划呈“一心一环两轴多片区”的理性结构。“一心”指以中心湖和周围的小山、图书馆共同形成的中心景观区;中心景观以中心湖为主,水脉自由渗透到校园的各部分。在湖边挖土堆山,制造人工地形,形成障景效果,并在空间上避免了平铺直叙;“一环”指基地中心的环形主干道系统;“两轴”指以北入口大门为起点,两侧围合实习附属用房、实验室、教学楼,穿越中心湖,视觉终点为图书馆的贯穿校园南北的空间主轴线和教学核心区内部东西方向的建筑景观次轴线;“多片”指位于基地北侧以教学、实验、科研为主的教学核心区,位于基地东北的行政办公区,位于基地西南的生活运动区,位于基地沿城市干道一侧的校园产业发展区,位于基地南侧的生态湿地区。多个功能片区围绕中心景观区展开,人行系统在内侧成网络状分布,依山循水展开,各功能区都能便捷地联系;车行系统以中心内环路为骨架,通过各片区外围的环道形成多等级的车行系统,高效而又节约用地,避免人流车流交叉。

    顺德校区一期工程于2008年8月建成。目前顺德校区已有8000余名来自国内及港澳台的一、二年级学生就读(含27个国家的留学生)。

    顺德校区管理委员会是大学派驻顺德校区的管理机构,受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实行在校区党委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代表学校负责顺德校区的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管委会下设党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后勤办公室。

    校区各类教学设施完备。共有教学楼5栋,多媒体教室66间,可容纳12000名学生同时上课;实验楼5栋,139间实验室,涵盖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及近医学科所有基础专业,可同时容纳6600名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有现代化的多功能体育馆1个,可容纳2500人观看球赛或4100余人大型集会;有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看台可容纳7000人;标准游泳池2个;室外篮球场15个、网球场8个、羽毛球场7个、排球场5个,可以同时满足1160人进行教学;独具风格的校区图书馆藏书100万册,设有阅览座位4000个。由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2010年,被亚组委选址并挂牌成为“第16届亚运会颁奖礼仪培训基地”,圆满完成第16届亚运会580名亚运礼仪专业志愿者培训任务。

    校区教学工作以大学校本部延伸管理为主,全校范围内各专业教学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师资安排,统一课表编排和教学场地安排,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力量由教务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各教学单位轮驻人员及校区管委会常驻人员组成。

    学生管理工作秉承军队优良传统,特别加强了学生作风纪律的培养和养成,施行正规化管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周边环境

学校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广州市,现有2个校区,校本部地处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顺德校区地处佛山市顺德区(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马岗)。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通讯地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

联系电话

招生信息网:http://portal.smu.edu.cn/zs/ 招生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1881082535/profile 电子邮件:zsb@smu.edu.cn 咨询电话:020-61648502 61648504 传 真:0086-20-61648524 咨询QQ群:89199484 2375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