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19-04-30 11:54

学校领导

百色学院现任领导简介






 
  

  

    唐拥军(党委书记):男,汉族,湖南永州人,1963年9月生。经济学硕士,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MBA研究生导师。

    曾任广西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生处处长,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干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联系工商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金长义(党委副书记、校长):男,1962年11月生,满族,籍贯辽宁锦州,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职称。
    曾任广西南宁化工学校代校长、党委副书记、校长,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负责人事、财务、教学、评建、实验教学、信息技术、高教研究、语言文字、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幼儿教育、国际交流等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信息办、百色市职业技术学校、附属中学、幼儿园。联系联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梁文化(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男,壮族,广西靖西人,1957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副教授职称。
    曾任广西靖西县大甲乡党委书记、新靖镇党委书记,乐业县委副书记、书记,百色地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百色市教育局长、党组书记。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持学校纪委全面工作。协助书记、校长负责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协助书记负责保密、宣传、精神文明、统战、党校、妇女、计生等工作。分管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办、监察审计室、绩效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系旅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韦宗发(党委委员、副校长):男,壮族,广西融安人,1963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职称。
    曾任广西民族学院教务处教务科副科长、科长、副处长、院长办公室主任,广西民族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等职。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学校基本建设、澄碧校区、招生、就业等工作。分管基建处、招生就业处、澄碧校区管委办。联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凌绍崇(党委委员、副校长):男,壮族,广西田东人,1955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教授、研究员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办副主任、主任,党委书记助理,校长助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等职。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后勤、工会、教代会、离退、体育等工作。分管总务处、工会、离退办。联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韦复生(党委委员、副校长):男,壮族,广西武鸣人,1962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广西民族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科研、学科建设、学报、继续教育、资产管理、图书、科协、社科联等工作。分管科研处、资产管理处、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联系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徐魁峰(党委委员、副校长):男,汉族,广西岑溪人,1966年1月生。大学学历,法学学士,教育学学士,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职改办主任、人事处处长,百色学院党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等职。 
    现任百色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协助书记负责学生工作、共青团、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等工作。协助校长负责学生资助、人民武装、军训、保卫等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处)、武装保卫处、团委。联系文学与传媒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学校简介

    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实行“区市共建、以市为主”办学体制的普通本科高校。其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专、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专等阶段。77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办学,凝练了“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为社会输送了近10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巨大贡献。

  学校升本以来,坚持以“弘扬传统、团结务实、奉献拼搏、争先创新”的百色精神办学育人,科学谋划,艰苦创业,经过“明晰思路、寻求合作、创新模式”等探索改革阶段,实现了从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从师范教育为主向产业服务型教育为主的“两个转型”,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广西首批4个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1873.59亩,分东合、澄碧两个校区,另有百色市政府在百东新区预留用地1800多亩。有建筑面积29.1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08.86万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9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5个。学校在职教职工816人,其中专任教师55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4人,硕士生导师15人,“双师型”教师99人。有19个二级学院,39个本科专业、36个专科(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形成以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集群为基础,产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为主导,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各类学生14073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生11763人(本科生8867人、专科生2775人、预科生121人),继续教育学生2305人;招收来自泰国、老挝、美国的留学生27名,正在实施“培养老挝留学生千人计划”。

  现有自治区级急需或特色优势专业7个,自治区级特色、精品课程12门,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还被确定为广西教师教育重点培育基地。

  2008年以来,共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9项;2009年以来,共有3166人次学生获得2325项自治区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其中449人次学生获得392项国家级奖;2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名学生获得此项提名奖,252名学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19个班级被授予自治区先进班集体。

  升本以来,学校秉承学科专业一体、教学科研互动理念,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现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8个,被确定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2013年,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硕士专业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07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个(居广西同类高校之首),省部级科研项目79个,科研总经费2000多万元;共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三等奖等各级科研成果奖130多项。

  学校针对缺乏区位优势的不利条件,注重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近年来,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与百色市各个县(区)政府及86个区内外企事业及其他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其中与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签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输送与合作协议;与美国2所大学、越南3所大学、泰国3所大学及3个府、马来西亚1所大学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其中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美国诺思伍德大学承认我校对应专业的学分;选派113名学生到上述国家签约高校学习,选派249名学生到泰国甲米府、春蓬府等地中小学进行由当地政府给付薪酬的汉语教学实习;泰国如诺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派出师生到我校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受老挝政府委托,培养老挝留学生的“千人计划”已经实施;先后组团参加5届东盟广西国际教育展,到美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法国、德国等国家高校进行教育代表团的考察交流。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试点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华文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绿色大学”等称号。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学校增强服务百色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使命意识,提出了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要求又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总体定位:植根百色,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对接东盟,以百色精神办学育人,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区域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邓小平同志战斗工作过的“红色福地”,百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百色学院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周边环境

 

百色市概况

    百色,是由壮语中的原始村落“博涩寨”的称名而来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百色还被称之为“鹅城”。清朝在分田州土州设立厅制之后,在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 1729年设置百色厅,这是百色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从1730年建城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百色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市,西部与云南相接,北部与贵州毗邻,东与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省中心城市,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百色市,全市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25.6平方公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百色城区只有1.2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60多万,有壮、瑶、苗、回、彝、仡佬等七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约占总人口的80%,瑶族、苗族、回族、彝族、仡佬族约占总人口的6%。正是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在百色就开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像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对歌择偶、新郎骑马迎亲、神秘夜婚、扁担舞;瑶族的进寨拦路酒、民族舞蹈,如:龙凤舞、铜鼓舞、丰收舞等很有特色;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跳弓节等丰富的民族风情,田阳舞狮、德保矮马童军等充满情趣的民间文化正逐渐向世人展现,充满无穷魅力。其中位于那坡县最神秘的黑衣壮,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海内外学者、游客前来考察、探秘。

  百色下辖一区十一县,即平果、田东、田阳、田林、德保、靖西、那坡、凌云、乐业、隆林、西林,其中有10个被列为国家级特困县。为了改变百色贫穷、落后的面貌,勤劳、勇敢的百色人奉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从1997年11月起,在百色3.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人畜饮水、村村通公路、茅草房改造、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大会战。历时三年,取得了辉煌成就,缔造了新一代百色精神。

  百色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百色年平均气温19.0°C 至22.1°C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怒放。

  百色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由于受地型的影响,百色的气候较具怪异,百色市区四面山峰环抱,是个典型的小盆地城市,具有“小武汉”之称,而百色市下辖的乐业县,夏天白天不热,晚上较冷,不开空调,还须盖被子呢,是旅游、避暑的好地方。乐业县还是百色唯一一个冬天会下雪的地方,平均每年雪期约3-6天左右,具有“小东北”之称。百色地处山区,地大物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矿产种类多,储量大。截至2001年底,全地区已发现50多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产31种,已开发利用24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铝土矿、铜矿、水晶、褐煤等,位居广西首位。黄金储量为广西第一,成为广西主要黄金产地之一,全国重点工程国家大型企业平果铝是我国九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也是我们亚洲最大铝厂,更是百色革命老区人民的骄傲。(附矿产资料:1.铝土矿5.24亿吨; 2.水晶矿400吨; 3.无烟煤700万吨; 4.锰矿3573万吨; 5.铜矿14.5万吨; 6.锑矿9.87万吨; 7. 褐煤5.1亿吨; 8.石油1300万吨; 9.黄金初探量近70吨。)

  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之外,百色还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5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近300万千瓦,全国重点工程天生桥水电站就达近260 万千瓦。

  百色地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像国家级景点--百色起义纪念馆;省级风景名胜区--澄碧湖;凌云的纳灵洞、水源洞;靖西的通灵大峡谷;乐业的罗妹洞、布柳河、大石围天坑等,构成了百色的旅游品牌线路。归纳起来为两坑二洞一河一湖,两坑即为大石围天坑、穿洞天坑,二洞为纳灵洞、水源洞,一河指布柳河,一湖则指澄碧湖了。

  百色山区面积大、森林面积大,生物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开发价值大的特点。植物资源有236科、955属、2775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著名土特产品有:芒果、白毫茶、八渡笋、八角、茴油、桐油、板栗、田七、蛤蚧、云耳、香菇等。

“鹅城”的典故

  百色,也被称之为“鹅城”,并不是因为百色喂养的鹅多,称作“鹅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百色的地形图形状特别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第二是因为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两只鹅的传说。说的以前在右江边上住着一户人家,只有一对年迈的公婆,无儿无女。两公婆喂养了两只白鹅,喂了两年多了,不知什么原因,也不见下蛋。但这两只鹅好像通了人性一样,经常围在两公婆身边,像两公婆的孩子一样,为老人排解许多孤独。所以,日子久了,两公婆对这两只不会下蛋的白鹅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两公婆因为大病一场,除了把所有田地卖掉以外,还欠了地主老财一大笔债。病好后,因年迈体弱,又没了田地,便没能力偿还借债,所以,便遭到地主老财的天天威逼。无奈之下,两公婆一起跳江自杀。就在两公婆沉入江底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他们喂养的那两只不会下蛋的鹅,把他们救了出来,而且开口说话了:“回家吧,把我们的蛋拿去卖了,安度晚年吧!”。两公婆半信半疑地回到家,只见鹅窝里整整齐齐地放着十几个金光闪闪的金蛋,两公婆还了债,又收养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孩作干女儿,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通讯地址

中山二路21号

联系电话

0776-2848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