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19-05-10 14:45

学校领导

尹 群党委书记

尹群,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

1958年8月出生,江苏省盐城市人,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8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并先后在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修完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982年7月至1994年12月在理学院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93年3月任应用数学系副主任;1994年12月以来历任教务处副处长、人事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校长助理兼学校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校长助理兼组织部部长。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13年1月起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机电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优秀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兵工学会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委组织部“333工程”培养对象等十余项校级及以上奖励和荣誉称号。

王晓锋校长、党委副书记

王晓锋,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962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工学院精密机电装置专业,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工学院振动、冲击、噪声专业,200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1988年3月留校工作后,先后担任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科长、副处长、处长,2000年3月出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2006年3月出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06年12月转任南京理工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机电系统受控动力学和机电系统动态特性优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了10余项自然科学课题研究任务和多项教育管理课题研究任务, 主持国防“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一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主编或参编教材4部。

兼任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等学术职务,被授予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是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高级管理人才,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委员。

王贵农纪委书记、党委常委

王贵农,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

1957 年2月出生,江苏省淮安市人,1974年10月参加工作,198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获第二学士学位。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兼学生处处长、党委学工部部长。1997年7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2004年6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7年5月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正局级)。2012年3月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正局级)。

刘 刚副校长、党委常委

刘刚,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硕士,研究员。

1956年5月出生,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留校任教后历任学生辅导员、教务科科长等职,1991年任发动机系副主任。1995年至2007年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先后协助主管校长分管后勤、基本建设、新校区规划与建设、“985工程”、“211工程”等专项工作,主持编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固定资产投资规划、校园建设规划。1997年至2002年兼任校园规划与建设处处长,2005年至2007年兼任发展规划处处长。2007年5月担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担任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工作多年,主讲“航空燃气轮机原理”等课程,指导研究生多名,主持和参加多项国防科研项目。主编的《航空燃气轮机原理》教材,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钱林方副校长、党委常委

钱林方,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1年12月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85年2月至1988年1月在南京理工大学一系任教,1988年2月至1990年4月在比利时学习和工作,1990年5月至2002年3月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进修学习,2003年4月至今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先后担任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校长助理、校长助理兼科技处处长、校长助理兼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2009年9月起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一直从事火炮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火炮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先后承担多项重点预研项目和型号项目研究任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论文50余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兵器科学与技术),现任中国兵工学会火炮学会副主任委员、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岩松党委副书记

陈岩松,男,满族,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65年1月出生,辽宁省阜新市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7月毕业于华东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4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5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4月晋升为研究员。1989年留校先后担任电光学院年级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1999年起任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学生工作副处长、处长,2008年2月起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2010年9月起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学校党校校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主任。

工作以来,一直开展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教育评估理论研究,主编、参编教材4部,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成果曾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国防科工委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国防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王连军副校长、党委常委

王连军,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1年6月出生,籍贯河北省玉田县,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毕业于河北化工学院化工环保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在澳大利亚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作访问教授。历任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任等职,1994年3月起任化工学院副院长,2004年5月起任化工学院院长,2009年12月起任校长助理兼化工学院院长、校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2010年9月起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一直从事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膜分离理论与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项目、教育部及中-加国际合作等科研任务和工程化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合作撰写著作、教材4部。曾获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化工)、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颗粒学会理事长。

廖文和副校长、党委常委

廖文和,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5年1月出生,江西省万安县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制造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7月起历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学位办主任、学科建设办主任、科技部部长 、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2007年3月起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兼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2010年9月起担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航空航天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教学、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是该领域国内知名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目前在飞机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数字化装配技术、隐身小卫星设计与试验技术、高精度数字医疗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人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次,二等奖7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20余名。

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获得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江苏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建国60年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提名奖,入选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是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兼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然基金委工程学科组组长、国防基础科研“十二五”军工数字化专家组成员、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数据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政协委员。

付梦印副校长、党委常委

付梦印,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964年11月出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电子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3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年3月起历任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副主任、科技处副处长、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与软件学院院长、自动化学院院长。2013年5月起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一直从事组合导航及智能导航技术研究,担任国防973项目技术首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本,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

获得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一等功嘉奖、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称号,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获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

担任教育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总装备部某专业组成员、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火力与指挥控制》、《导航与控制》、《光学技术》学报编委等。

席占稳校长助理

席占稳,男,汉族,工学博士,研究员。

1963年12月出生,河南省禹州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3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1999年任学校科技处副处长,2002年任科技处处长兼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08年任学生工作处处长兼人武部部长、国防生学院院长;2010年11月任校长助理兼学校办公室主任;2012年9月任校长助理兼党政办公室主任;2012年11月起任校长助理。

一直从事引信技术、MEMS技术的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基金和预研项目的研究任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

韦志辉校长助理

韦志辉,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11月生于江苏省淮安市,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3月参加工作, 1983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数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并获博士学位。1986年3月至今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先后担任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生部常务副主任(正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部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正处级)、人事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2011年1月起任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兼发规处处长,2013年12月起任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

一直从事图像处理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建模、图像恢复与重建、遥感图像分析等,先后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教学奖3项,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陈钱校长助理

陈钱,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4年11月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军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美国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访问学者。2001年6月起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副院长,2007年11月起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院长,2013年12月起任校长助理。

一直从事光电信息探测与处理、光电成像与显示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超高灵敏度超快速光子成像、中远红外热成像、彩色低照度成像、图像融合以及目标探测与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其它省部级科技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3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00名。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获教育部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奖、江苏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江苏省第三届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和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江苏省第十一、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总装备部某专业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子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校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几个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1998年9月,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校名。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六十余年的建设历程中,学校秉承哈军工的优良传统,凝练出“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和“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精神特质和人文底蕴,建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大学,为强大国防、推进“两化”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校园占地3118亩。校园内曲塘潋滟,佳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是修身治学的理想园地。校舍建筑总面积8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实验室59个,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9.9亿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240余万册。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等13个专业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教育实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国内首个部省共建的二级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达9个),5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7个工信部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4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4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1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49个博士学位点分布于法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4个学科门类的18个一级学科,116个硕士学位点分布于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的38个一级学科;具有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其中工程硕士具有27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授予权;此外还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并具有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可自评增列博士生导师。拥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外国院士3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8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其中召集人1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8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9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1人,“江苏特聘教授”6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7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28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创新团队11个。
    学校立足培养素质全面的高质量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以“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统一为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六十多年来,学校以严谨的学风和执著的创新精神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4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中坚,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技中心,设有50余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达26.78亿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4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共发表论文126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论文数分别达到1562篇、3045篇;出版学术著作281部;获得专利授权456项,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是江苏省唯一连续四次获得“江苏省专利金奖”和连续五次获得“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荣誉的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创办有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近百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交流合作。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英国考文垂大学举办了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培养机器人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2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签署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每年选派300名学生到海外短期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学校注重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先后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建立了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俄罗斯乌法航空技术大学、白俄罗斯戈梅立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7个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每年来校开展合作研究、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境外专家学者达400人次之多。
    为争取海内外各界对南京理工大学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学校于1994年成立了由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南京理工大学董事会,学校与董事单位形成深层次、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互利互惠、相互支持,实现了校企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为拓宽筹措办学资金渠道,凝聚各方兴学力量,学校于2006年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每年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教金、奖助学金50余项,受益师生3000余人次。
    学校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并重,科研创新与技术转化兼行,以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务实的作风,求是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尹群教授,校长王晓锋教授。

   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400-110-2882  025-84315260  84315761      

       真:025-84432546     

       址:http://zsb.njust.edu.cn                   编:210014

   联系地址: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xml:namespace>

 

 

周边环境

一、周边公共交通

【南理工三号门】

公交理工大站:游2路 5路 36路 49路 51路 55路 84路 121路 142路 163路 314路 315路 805路 814路

地铁下马坊站:地铁2号线

【南理工七号门】

公交玄武军休六所站: 51路 115路地铁专线 115路

公交长巷站: 115路 121路 314路

公交胜利村路站:51路 115路地铁专线 121路 314路

公交钟山花园城站: 4路 52路 115路 121路 128路 306路 314路 804路

【南理工四号门】

公交胜利村路南站:51路 115路地铁专线 115路

公交牌楼站:17路 37路 51路 81路 110路 115路地铁专线 115路

公交石林百货站:25路

【南理工一号门】

公交孝陵卫站:游2路 5路 36路 51路 55路 121路 142路 163路 179路 310路 314路 315路 805路 814路

地铁孝陵卫站:地铁2号线

 

二、周边银行或取款机

1、交通银行:三号门外小卫街铁匠营有营业厅,学校内(老经管楼、二三食堂、星苑)都有ATM。

2、邮政储蓄:三号门对面一家营业厅,三号门对面、四号门对面、四号门华诚门口都有ATM。

3、建设银行:一号门外有营业厅,校内财务处一楼侧面有ATM。

4、工商银行:一号门外有营业厅,校内三号路上(教师小区附近)有营业厅以及ATM。

5、兴业银行:三号门内美发店楼下、四号门外石林百货内均有ATM。

6、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四号门外石林百货内有ATM。

7、民生银行:一号门有ATM。

8、紫金农商银行(也就是原来的中国信用合作社):一号门有营业厅和ATM。

9、农业银行:1号门外有营业厅,三号门外小卫街铁匠营有ATM。

10、广发银行:三号门外小卫街铁匠营有ATM。

11、深圳发展银行:各大地铁站(例如地铁孝陵卫站)均有ATM。

 

三、周边宾馆

紫麓宾馆                                   翰苑大厦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童卫路20号

咨询电话:025—84315215                      咨询电话:025—84393980

标间价格:198/晚                             标间价格:298/晚

南京如家快捷酒店                          晨晓旅馆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东苑路10号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友谊路100号

咨询电话:025—89630666                      咨询电话:025—84303699

标间价格:229/晚 2号 199/晚 3-6号            标间价格:160/晚

香格里湾酒店                               宜家旅店

地址:南京市白下区联合村3号                 地址:南京玄武区小卫街228号

咨询电话:025—84440052                      咨询电话:025—84276278

标间价格:238/晚                             标间价格:90/晚

玲勇旅馆                                    博鳌宾馆

地址:南京市白下区胜利村路                   地址:南京市白下区童卫路

咨询电话:025—86721667                      咨询电话:025—84870173

标间价格:120/晚                             标间价格:198/晚

鸿隆宾馆                                    龙宫大酒店

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友谊路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卫岗55号

咨询电话:025—84441212                      咨询电话:025—84433018

标间价格:220/晚                             标间价格:168/晚

罗汉旅社                                    红杉香榭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罗汉巷6幢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小卫街20号

标间价格:100/晚                             咨询电话:025—66670200

信峰苑宾馆                                 标间价格:158或188/晚(大小区别)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后标营路                   南京motel168紫金店

咨询电话:025—85593335                      咨询电话:025—84286886

标间价格:100/晚                             标间价格:218/晚

金线旅馆                                    地址:南京白下区后标营路98号

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友谊路100号                                              

标间价格:150/晚                              

咨询电话:025—84303902                          

                                                


 

通讯地址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邮编:210014

联系电话

400-110-2882 025-84315260 025-843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