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金正耀
学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性别:  


  姓名:金正耀
  性别:男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专门史.中国青铜器与铅同位素考古研究

  个人简历

  教育简历
  1977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动力工程系化学专业学习,理学学士(1981)
  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史专业,导师钱临照院士.李志超教授,理学硕士(1984)
  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学习,宗教学专业,导师任继愈教授,哲学博士(1988)

  工作简历
  1984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6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年7月至1992年7月.1993年11月至1994年12月先后任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客座研究员
  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日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特别研究员
  1996至1998年参与日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日本文部省国际共同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出土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中方主持人
  1999年3月至9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2年10月至12月美国国立美术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J. Paul Getty基金访问教授。
  现任国家学术项目《中华大典》常务编委.《理化典》主编

  研究方向
  专门史.中国青铜器与铅同位素考古研究

  代表性论文目录
  国内部分
  [1] 夏商周青铜器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数据库的构建(独著),质谱学报,2005增刊。
  [2] 三星堆铜器金属成分的几个问题(独著),中国文物报,2005年8月12日
  [3] 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可行性问题——浅议《青铜器铅同位素指示意义的范铸实验研究》(独著),文物保护与考古科技,2005年2期
  [4] 中国学者的首篇铅同位素考古研究论文(独著),文物保护与考古科技,2004年4期;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14日转载
  [5] 成都金沙遗址铜器研究(第一作者),文物,2004年7期
  [6] 论商代青铜器中的高放射成因铅(独著),考古学集刊,2004年15辑
  [7]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独著),地球学报,2003年6期
  [8] 妇丁尊与西周早期青铜礼器的铅同位素研究(第一作者),文物,2003年10期
  [9] 殷商青铜器矿料来源与铅同位素示踪应用(合著),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4期
  [10] 商代青铜器中高放射成因铅原料的产地问题 — 答斋藤努博士等(独著),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17日
  [11]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铅同位素考古(独著),中国文物报,2000年11月22日
  [12] 中国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几个问题(独著),古代文明研究通讯(北京大学),2000年5期
  [13] 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独著),文物,2000年1期;中心观点收入《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14] 天马—曲村遗址西周墓地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载邹衡主编《天马—曲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5] 三星堆遗物坑青铜器的化学成分和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载《三星堆祭祀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6] 中国两河流域青铜文明之间的联系(第一作者),载《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河南偃师,1995年5月)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全文收入《商文化论集》,李伯谦主编《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7] 商代青铜器中的高放射成因铅:三星堆器物与沙可乐(赛克勒)博物馆藏品的比较研究(第一作者),载《“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讨论会(北京大学,1993年5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8] 广汉三星堆遗物坑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文物,1995年2期
  [19]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考古,1994年8期;又载《新干商代大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0] 战国古币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第一作者),文物,1993年8期
  [21] 书评:介绍《中国冶铸史论集》,考古,1988年2期
  [22] 晚商中原青铜的锡料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年4期
  [23] 中国金属文化史上的”红铜时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先秦史》1987年6期全文转载
  [24] 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研究,载方励之主编《科学史论集》,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7
  [25] 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载杜石然主编《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北京,1984年8月)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6] 道教外丹术研究(独著),任继愈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宗教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7] <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作者辨误,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1996)论文,道家文化研究,16辑,1999
  [28] 鹤与道教,载莫容主编《中国的鹤文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9] 略论道教外丹中的几种矿物金属,中国道教,1991年4期.1992年1期
  [30] 道教研究进展,哲学研究年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1] 外丹黄白术,载牟仲鉴等编《道教通论》,济南:齐鲁书社1991
  [32] 伏羲女娲神话的文化意象(署名金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6期
  [33] 唐代道教外丹,历史研究,1990年2期
  [34]《金碧五相类参同契》宋代别本之发现与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2期
  [35] 论东汉道教的特征(署名金棹),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4期
  [36] 东汉道教的救世思想与医学(署名金棹),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1期
  [37] 论东汉晚期”国身治同”的政治思想(署名金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1期
  [38] 试论道教的起源(署名金棹),哲学研究,1988年11期
  [39] 魏晋”服散”颓风与道教信仰,文史知识,1987年5期;又载《道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2
  [40] 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与人类的未来,科学学研究,1987年2期
国外部分:
  [41] A Reassertion that the High-radiogenic Lead in Shang Bronzes Originated in South-western China(独著), China Archaeology and Art Digest, online publication,2004
  [42] Early Shang Bronze Art and Highly Radiogenic Lead, E. Childs-Johnson, JIN Zhengyao, Center 23,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Visual Arts,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USA,2003
  [43] SIMS Analysis of Lead Isotope Composition in Ancient Chinese Metallic Artefacts(合著),Surface and Interface Analysis vol.29, Sussax, UK, 2000.08.
  [44] Lead Isotope Study of Early Chinese Bronze Objects(第一作者),《第四届国际金属史会议(BUMA IV,1998年5月)》,日本金属研究所1998;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科学研究(英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5] 商代青铜业的原料流通与迁都问题(独著),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
  [46] 初期中国青銅器の鉛同位体比(第一作者),载平尾良光编《古代東アジア青銅の流通》,東京:鶴山堂,2001年
  [47] 中国両河流域青銅文明の間の関係(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東アジア青銅の流通》,東京:鶴山堂,2001年
  [48] 商代青銅器中の高放射成因鉛:三星堆器物とサックラ—美術館収蔵品との比較研究(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東アジア青銅の流通》,東京:鶴山堂,2001年
  [49] 広漢三星堆遺物坑青銅器の鉛同位体比の值に関する研究(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東アジア青銅の流通》,東京:鶴山堂,2001年
  [50]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青銅器の鉛同位体比の研究(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東アジア青銅の流通》,東京:鶴山堂,2001年
  [51] 戦国古貨幣の鉛同位体比の研究(第一作者),译载平尾良光编《古代東アジア青銅の流通》,東京:鶴山堂,2001年
  [52] 古代中国青銅器の自然科学的研究(合著),载平尾良光编《古代東アジア青銅の流通》,東京:鶴山堂,2001年
  [53] 中国二里頭遺跡出土青銅器の化学组成(合著),载平尾良光编《古代東アジア青銅の流通》,東京:鶴山堂,2001年
  [54] 中国古代文明をさぐる — 鉛同位体比による研究を中心に(独著),载馬淵久夫.富永健编《考古学と化学をむすぶ》,日本東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5] 与道教相关的青铜器研究,1998年日本大正大学讲演,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No.21,1999
  [56] ICP-AES/MSによる研究を中心に中国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之多元素分析,合著,保存科学,东京,1999年38号

  主要著作
  大陆部分
  1.道教与炼丹术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2.道教与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中国的道教,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4.中国道教史,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增订版),2001
  港台海外部分
  1.《道枢逐字索引》,宫泽正顺.麦谷邦夫.金正耀,日本京都松香堂,2002
  2.《中国の道教》,金正耀著.宫泽正顺等译,东京:平河出版社,1995
  3.《道教与科学》,台湾:晓园出版社,1993
  4.《中国的道教》,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香港:商务印书馆,1993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演讲
  1.山东大学东方文明研究中心2005年5月12日:铅同位素考古与商代文明研究,主持人:方辉教授
  2.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2003年11月11日: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主持人:孙淑云教授
  3.北京大学考古系2003年3月27日:中国铅同位素考古研究的最新进展,主持人:孙华博士
  4.美国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2002年12月19日:’Southwest China’ on the History of Shang Bronze Civilization,主持人:Dr. Ellie C. Boettinger
  5.美国 Harvard University 2002年12月13日:New Evidence for the Chinese Bronze Making of Shang Era: The Southwest Connection,主持人:Dr. Yun Kuen Lee
  6.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 2002年11月16日:Scientific Fact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What is the Story Behind Them? 主持人:Dr. Feng Li
  7.美国 Lehigh University 2002年10月19日:The Discovery of High-radiogenic Lead in Shang Bronzes: A Scientific Fact Leads to a Historical Truth,主持人:Dr. Constance A. Cook
  8.美国 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2002年10月14日:The Discovery of Large Native Copper Mine in the Southwest China: Its Significance for Provenance Study of Shang Bronzes;主持人:Dr. Leslie Gertsch
  9.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2年9月16日:滇东北最新地矿发现与重建商代文明史的视野,主持人:林业强教授
 


  • 暂时还没有收录金正耀老师的课程列表,我们将尽快添加。
    • 暂时还没有收录金正耀老师的论文,我们将尽快添加。
    • 暂时还没有收录金正耀老师参与的论文,我们将尽快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