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技术学院由始建于1984年的电教中心发展而来,1993年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1995年成立教育工程系,2007年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近三十年的丰厚积淀和开拓进取使学院成为省内一流的传媒教育与实践基地。学院现设有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与美术学院联合培养)四个本科专业,以及动漫设计与制作和电视节目制作(中韩合作)专科专业。拥有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影视艺术理论与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四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生1100余人。承担全校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任务。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4人,硕士以上学位35人。其中聊城大学教学名师3人,校级优秀人才3人。聘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教授等10余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取得突出成绩。教育技术学科被评为聊城大学“十一五”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专业被评为聊城大学特色专业。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一门,校级精品课程两门,校级网络教学示范课程两门;学院教师有15部教学课件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三项;有8人在学校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校级教学新星1名,实验教学能手2人;拥有教育技术学专业和《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与教科院一起申报成功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学院以科研为先导,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先后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课题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1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课题8项,山东省文化厅科研计划课题1项;自2000年以来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3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共10项,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教师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录制电视教学片和各类专题片200多部(集),多部电视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中有2部获得山东省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学院实验教学环境优良,设备配置先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条件。设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电视技术实验室”、“电声技术实验室”、“摄影技术实验室”、“电视摄像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视演播实验室”等九个实验室和22个实验分室,实验室面积2100多平米,实验教学设备技术先进,配套完善,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2007年教育与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山东省最早的传媒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同时被山东省教育厅确立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实验实训时间,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学生作品在全国级和省级比赛中屡获大奖。如“科讯杯”大学生DV作品大赛“最佳高清摄影奖”、“年度最佳作品奖”等;上海大学生电视节“紫丁香”大奖、全国大学生CG作品大赛“最佳剪辑”奖、全国大学生电视节“电视栏目单元”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动画、机器人、DV作品一等奖;山东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最佳导演”奖、山东省大学生动漫创作大赛一等奖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先后建立2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聊城日报等媒体报道。学院毕业生以“思想素质好、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近5年来就业率年年达到90%以上。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传媒技术公司依托学院师资力量,开发成功多项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如: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学生作品管理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等,研制完成了东昌府区科技局“聊城科技视频系统”。学院作为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四个培训基地之一,组织培训山东省高校教师8000余人,中小学教师2000余人,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传媒技术学院经过不懈努力,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完善。目前正以国家和山东省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秉承“博学笃行,明德至善”的院训,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不断开拓进取,再创传媒技术学院的美好未来。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