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17日,由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合并组成。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国际航运系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涵盖了六个一级学科。目前有5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和5个工程硕士点,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工程力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流体力学、岩土工程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全院共有教职工315人,学生总数1897人。师资概况: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共有教职工315名。232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务84名,副高级职务91名。其中,201人拥有博士学位(海外博士52人),占专任教师的86.3%。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其中双聘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其中双聘院士2名)、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名、长江学者9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上海市领军人才2名、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浦江人才计划9名、省部级教学名师4名。其中有多名教授分别在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会议(ISSC)、海洋技术委员会(M.T.S)、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国际学术组织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国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师资队伍中不仅有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更有一批富于创新精神、活跃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中不乏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办学设施:学院拥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海洋工程水池、船模试验水池、空泡水筒实验室、水下工程实验室、CAD/CAM实验室、结构力学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土木与建筑实验中心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中心等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设有一系列建于学科基础上的研究所,主要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所、结构力学研究所、港口与水利工程研究所、动力装置及自动化研究所、新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开发研究所、水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力学研究所、土木建筑工程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空间结构研究中心、飞行器设计研究所、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流体力学与工程仿真研究所、固体力学与工程结构强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建筑设计与景观环境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上海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这些科研院所的建立,架起了教学、基础研究为国家和上海市的国防、经济建设服务的桥梁。同时,学院还和现代设计集团、沪东造船厂等著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师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教科成果:学院素有严谨、科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基础厚、要求严、适应性强”的办学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近年来,经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更跃上新的台阶,取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奖。学院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研经费稳步增长,科研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一批有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并与部分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国际科研合作。1979-2000年,学院教师共获得各类国家级科技奖励3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2项。2001-2010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8项。2011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6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2项。全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及青年基金项目26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以及其他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学院科研经费总量连续第七年过亿。此外,发表SCI收录论文90篇,EI收录论文264篇,核心期刊论文290篇;申请国家专利84项,授权28项。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合作与交流,与海外8个国家和地区的10所著名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培养人才与开展科技攻关。学院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藉院士吴耀祖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章梓雄教授等著名学者为顾问教授,10余位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国际交流:学院落实学校国际化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在学科国际评估、学术交流、师生互访以及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国际评估:顺利完成学校组织的学院中长期综合评估工作。国际评估专家组由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马里兰大学、密西根大学以及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8名专家组成,专家组一致认为,船建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与办学传统,在过去5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各研究团队有较活跃的学术表现,与工业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部分学术方向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学术交流:主办第七届国际船舶水动力学研讨会(The7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ShipHydrodynamics,IWSH’2011)、第五届世界港口城市大学联盟会议(PUL2011)、第二届计算物流国际会议(ICCL2011)、第二届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法国海洋开发技术研究院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力学研讨会等。建立了劳氏教育基金UCL-SJTU-HEU深水工程及水动力学联合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学院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挪威科技大学建立了可持续的科研合作关系,在海洋新能源利用等前沿方向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国际化办学: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签订双边合作协议,开展多方位合作研究;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巴黎高科等重点伙伴的合作得到加强。选派学生到日本千叶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慕尼黑大学进行短期交流访学,并组织学生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进行学术互访活动,派出交流达40余人;此外,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达到40余人次。招生就业:2004年起,学院本科生按大平台招生:除“建筑学”专业外,其它专业均以“海洋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从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可在除建筑学以外的专业(方向)中选择,进入专业学习。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平均需求比为4:1(需求职位数/毕业生总人数),平均就业率为99%。他们分别在国务院办公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兴通讯、中船集团等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就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学院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为学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择业指导和咨询,不断拓展新的就业渠道。2011年学院共毕业本科生260人,研究生183人,就业率分别达到98%和100%,其中,到国家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为58%。学生活动:全院现有学生班级76个,其中本科生班级42个、硕士生班级22个、博士生班级12个;学生总人数1897人,其中本科生1079人,硕士研究生575人,博士研究生243人;学生党员总数691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6.4%。学院现有上海市造船学会学生分会、学生土木工程学会、工程力学协会、未来建筑师协会、航运与物流协会、智能运载器俱乐部,参加社团人数高达800人,其中有60名优秀学生是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学生会员。个人或集体获得国际级奖项5项、国家级和市级奖项47项,校级奖项150余项;489人获得奖学金,870人次获得奖助学金。院团委为上海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学生工作办公室获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工作示范集体、就业工作质量奖一等奖。以学生专业学会为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第八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舰船及航海知识竞赛等比赛中,获奖80余人次。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上海市11项,校级18项,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5项。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蔡国平

蔡军

曹永康

陈兵

陈端石

陈刚

陈建

陈巨兵

陈龙珠

陈胜立

陈务军

陈晓宝

单雪雄

丁祖荣

董石麟

杜春宇

杜守继

范菊

范文兵

方从启

房柳

冯淼林

冯正平

付功义

傅惠萍

葛彤

葛修润

龚景海

顾敏童

国凤林

何军

何炎平

何艳丽

洪嘉振

胡昊

胡天群

胡铁牛

胡文蓉

胡毓仁

黄国

黄河

黄建云

黄金枝

黄铭

黄淑萍

黄树新

黄小平

黄醒春

黄真

姜楫

姜静

蒋如宏

寇新建

乐美龙

李长春

李朝阳

李刚常

李红云

李洪亮

李俊

李润培

李四平

李巍

李欣

李艳红

李英辉

李余德

李月莲

李中华

连琏

廖世俊

林峰

刘洪

刘桦

刘杰

刘锦阳

刘俊

刘朔坦

刘天威

刘西拉

刘小凯

刘亚东

刘延柱

柳存根

卢春霞

卢军

鲁传敬

吕爱民

吕子义

罗宇

马宏旺

马捷

马宁

马文军

毛增滇

缪国平

秦丹尼

邱一平

沈惠申

沈水龙

沈为平

沈勇

时钟

宋晓冰

宋振森

孙峰

孙刚

孙国钧

孙红

孙洪刚

孙仁

孙雁

谭家华

汤渭霖

唐文勇

唐学军

陶敏

滕念管

万德成

万曼影

汪淳

汪海

汪学锋

王诚

王春江

王德禹

王根禄

王国强

王国庆

王红霞

王华

王建华

王俊雄

王磊

王敏声

王文富

王熙

王小惠

王迎光

王玉娟

王志敏

吴长春

吴苛

吴卫

夏利娟

夏小和

肖龙飞

邢爱国

徐峰

徐筱欣

徐永福

许金泉

许劲松

薛雷平

杨长俊

杨晨俊

杨德庆

杨建民

杨启

姚美旺

叶取源

易宏

尤云祥

于洪洁

余龙

余音

余征跃

俞则人

虞苏芳

喻国良

曾一非

张承懿

张得煊

张洪生

张怀新

张家春

张健

张炯

张雷明

张仁颐

张圣坤

张世联

张维竞

张卫刚

张裕芳

赵冬梅

赵国文

赵金城

赵社戍

赵社戌

赵一飞

周岱

周建华

周拥军

周志东

朱本华

朱继懋

朱仁传

朱志夏

邹早建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法学院

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附属仁济医院

附属瑞金医院

附属新华医院

附属胸科医院

工程训练中心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核科学工程学院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技术学院

嘉定区中心医院

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

金山区枫泾医院

军事教研室

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理学院数学系

理学院物理系

媒体与设计学院

能源研究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

人文学院

软件学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沐阳医院

上海仁济医院 (东部)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总部)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塑性成形工程系

体育系

外国语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微电子学院

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徐汇区虹梅地段医院

徐州市财贸职工医院

药学院

医学院

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院-护理学院

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医学院-检验系

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医学院-卫生技术学院 (高专)

医学院-药学系

医学院-营养系

医学院-远程教育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