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承担材料和钢铁冶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冶金工程学科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各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上海市和全国的材料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由材料工程系、电子信息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材料研究所(微结构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组成。拥有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以及“材料力学性能”上海市教委开放实验室。拥有“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二个博士后流动站、“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二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七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三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六个本科专业,其中“钢铁冶金”学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钢铁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得到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资助。学院现有教职工约20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余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0余名、博士生导师30余名、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约占70%。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4名、“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名。目前学院在校博士生约150名、硕士研究生600多名、本科生1200多名。学院强调对学生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2名学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学院构建了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多个“区校携手、共育人才”的实习挂职锻炼基地。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0项,973项目17项,863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80项,科研经费总量近4亿元。获国家、省、市、部委科技成果奖近30项,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达1000余篇,某些学科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院高度重视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多个研究所和实验室。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大学、企业和研究院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院坚持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坚持为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学院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切实的奋斗目标,即发扬自强不息精神,把学院建设成为拥有综合实力国内一流、特色研究领域国际知名乃至领先的学科为基础的研究型学院。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白瑞成

卞建江

蔡国华

蔡静红

操光辉

曹加新

曹嘉新

陈洁

陈来

陈萌

陈文觉

陈旭

陈业新

陈怡

陈月娣

陈忠传

程晋荣

程晓英

戴一一

戴智铭

邓康

丁其荣

丁伟中

董四富

董卫麟

董远达

樊建荣

符仁钰

傅永炎

高玉来

葛建生

耿淑华

龚德昌

顾峰

顾莹

顾永明

顾治吉

郭海亮

郭强

郭曙强

郭匀

韩晶

韩月香

何宝山

何丹明

何燕霖

贺英

洪新

侯旭

侯雪玲

候旭

胡和丰

胡志孟

华勤

黄奇

姜华

姜文中

蒋国昌

蒋留全

蒋雪茵

金灯仁

金红明

金曼

金月球

空白

雷红

雷作胜

李冬梅

李建林

李健民

李俊青

李麟

李谋成

李谦

李仁兴

李喜

李晓峰

李雪勇

李英正

李瑛

李重和

李重河

林大为

林根文

凌宝民

刘锦麟

刘丽

刘引烽

鲁雄刚

路民华

马金昌

毛协民

孟祥振

孟中岩

闵嘉华

闵永安

倪建森

潘剑峰

彭鸿雁

戚飞鹏

秦娟

任慕苏

任维丽

任忠鸣

桑文斌

邵光杰

邵银兄

邵震炯

沈国华

沈国兴

沈嘉年

沈建荣

沈靖

沈绍仪

沈悦

施红娟

施利毅

施凌云

施雯

施鹰

史伟民

史文

孙晋良

孙润光

谈定生

谭晓华

唐志勇

屠挺生

汪宏斌

汪振国

王革平

王惠娟

王家槲

王林军

王庆

王兴庆

王秀丽

王逸民

韦习成

卫品官

魏季和

吴若峰

吴文彪

吴晓春

吴永全

奚惠兰

席慧霞

夏义本

肖学山

熊义辉

徐晖

徐克军

徐匡迪

徐明

徐闰

徐向红

许少鸿

颜本善

颜莉莉

杨秋红

杨森龙

杨弋涛

姚德伟

姚梅

姚美意

尹静波

尤静林

于丹阳

俞成丙

俞圣雯

袁剑峰

翟启杰

张德仁

张恒华

张家宝

张建成

张捷宇

张金龙

张宪康

张晓燕

张新大

张兆春

张志林

赵长生

赵凌

赵梅芳

甄强

郑少波

钟庆东

钟云波

周邦新

周春书

周国治

周晓

朱丽慧

朱林生

朱惟德

朱文清

朱兴文

朱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