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是以地学为特色,地质、资源、环境、工程和信息技术为主的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她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为基础于1952年组建而成,目前在武汉和北京两地办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坐落于风景如画的东湖之滨,南望山下。地球科学学院始于1952年原北京地质学院的矿产地质与普查勘探系(大系),1995年由地质系、地球化学系和地质力学教研室组建而成。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如李四光、袁复礼、张席禔、王炳璋教授,冯景兰、尹赞勋、王嘉荫、张炳熹、王鸿祯、杨遵仪、袁见齐、池际尚、郝诒纯、马杏垣、刘宝珺、丁国瑜、杨起、赵鹏大、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金振民、莫宣学、高山等院士在此任教,为我院(系)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成立60年来培养本科生数万名、研究生数千人,他们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高级干部,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辽宁省省委书记张文岳、北京市代市长王安顺、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女)等;有著名科学家,如丁国谕、张本仁、刘宝珺、马宗晋、孙大中、欧阳自远、傅家谟、张弥曼、叶大年、秦蕴珊、李廷栋、殷鸿福、汤中立、金翔龙、马瑾、戎嘉余、钟大赉、陈旭、金振民、莫宣学、高山、马永生21位两院院士。地球科学学院现任院长张宏飞教授、党委书记赵俊明教授。地球科学院发展目标:坚持“保优势、求发展、促和谐、做贡献”的办院方针,努力建设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院。具体为一个宗旨“瞄准地球科学世界一流”;二个目标“国际前沿和国家目标并举”;三个重点“抓人才、团队、学科和平台建设”。地球科学学院是国家理科(地质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985”学科建设平台及“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所在地。2007年地质学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其下的五个二级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全部成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07-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地质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此外,还共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海洋地质二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这些学科全部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设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首批长江人才基金特聘教授岗三个。建有“湖北省地球物质与区域资源和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球表层系统重点实验室”,作为主要单位共建“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地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科院院士5人(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金振民、高山)、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桑隆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博士生导师37人、教授和副教授79人。承担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黄石、长江三峡、江西庐山等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我校人才培养创造了极好的条件,2008年周口店、北戴河实习基地挂牌成为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野外实习基地。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除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外,还将在资源、环境、灾害、宝玉石、地质工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国土资源规划等地学及其延伸领域中拓宽,使学生在上述部门和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能力。地球科学学院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9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建成2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教学团队;出版国家级教材十余部。地球科学学院的地质学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地球物质科学、地球表层科学和地球动力学三大学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学院科研工作始终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坚持以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为重点,在学科前沿进行创新性探索,并结合国家目标和地区经济建设目标,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坚持以平台建设带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了2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资助的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111”)。多年来在地球生物学、高分辨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迁、区域地质大调查,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结构、组成、形成和折返机制,中国东部岩石圈结构、组成及壳幔交换,固体地球系统内广义地质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及其时空结构,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减灾防灾,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近年来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年均科研经费到位7000多万元。每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近100篇被三大检索(光盘版)收录,共有7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Nature》(5篇)、《Science》(2篇)杂志上发表。地球科学学院1999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第一完成单位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特别是2002年以殷鸿福院士和杨遵仪院士为首的科研集体主持研究的中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及其27c层之底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俗称“金钉子”。作为国际对比标准,它的确立标志着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为我国赢得了很高的学术荣誉。该成果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作为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我校是教育部唯一参加此项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现场科学研究的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金振民院士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在钻探现场组建现代化的“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2002年该工程被国家科技部、科技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评为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白学让

鲍征宇

边秋娟

蔡雄飞

陈德兴

陈家玮

陈敬中

陈静中

陈能松

程建萍

池际尚

单文琅

单文良

邓晋福

杜远生

樊光明

冯庆来

冯志文

傅昭仁

高山

葛孟春

葛瑛雅

龚一鸣

龚一呜

顾松竹

郭铁鹰

郭颖

韩吟文

韩玉英

洪汉烈

侯光久

胡超涌

胡圣红

胡圣宏

胡圣虹

胡以铿

黄定华

黄海平

黄华

纪克诚

蒋干清

蒋怀柳

蒋敬业

金淑燕

金振民

赖旭龙

李昌年

李长安

李德威

李方林

梁美艳

廖群安

林晓

林秀伦

凌文黎

刘本培

刘强

刘嵘

刘勇胜

刘育燕

柳小明

龙昱

卢宗胜

卢宗盛

路凤香

马昌前

马振东

茅绍智

梅森

牛瑞聊

欧新功

欧阳建平

秦松贤

邱家骧

任利民

阮天健

阮天键

桑隆康

石岩

舒杰江

索书田

谭应佳

汤华云

童金南

王岸

王方正

王国灿

王鸿祯

王家生

王勤燕

王人镜

王任民

王文魁

王训练

王永标

王永锋

韦必则

温彦平

邬金华

吴淦国

吴元保

夏文臣

向树元

向武

肖劲东

肖龙

肖平

谢德凡

谢淑云

谢树成

徐成彦

徐桂荣

徐士元

许继峰

续海军

薛君治

薛重生

颜丹平

颜家新

杨逢清

杨坤光

杨森楠

杨巍然

杨小松

杨秀明

杨遵仪

杨遵义

叶德隆

叶俊林

易顺华

殷鸿福

游振东

余淳梅

余素玉

於崇文

喻建新

袁洪林

袁晏明

曾广策

曾克峰

曾克锋

曾佐勋

张本仁

张传恒

张国伟

张海祖

张宏飞

张克信

张利

张利华

张宁

张世红

张旺生

张先进

张雄华

张永北

张志

章军锋

章泽军

赵军红

赵珊茸

赵温霞

郑建平

钟玉芳

钟增球

周汉文

周炼

朱有光

朱云海

朱志澄

朱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