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一、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底蕴深厚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后几经演变,于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中山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农艺系合并成立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下设农学、植保、土化三个专业。1954年在农学、植保、土化三个专业的基础上设立农学系、植保系、土化系。农学系和植保系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批知名专家在此任教,有二级岗教授杨新美、胡仲紫、章锡昌、刘后利等。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学校院系与学科调整过程中,原农学系和原植物保护系于2002年7月合并,成立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学院现设作物遗传育种系、农学系和植物保护系,下设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生理生化、农业气象学、农药学和应用真菌学9个教研室,专任教师118人,开设植物科学与技术(含种子工程)、农学、植物保护(含植物检疫)3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1600余名,研究生800余名,留学生13名,继续教育学生580余名。二、学科优势明显,培养条件优越学院现有作物学与植物保护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作物学(含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002年作物学评估排名第一;植物保护学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被评为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学院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一批多学科、多层次的科研基地群,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包括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研发中心,教育部油菜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治理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北农药制剂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以及8个校级研发中心。三、师资力量雄厚,名师才俊荟萃学院拥有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在岗专任教师119人、兼职教师4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4人,副教授47人,博士生导师35人,学校三级岗以上教师27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72.5%;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人选3人,9人次入选教育部各类人才计划,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GCIRC杰出科学家”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意大利)农业科学奖获得者1人,印度MRPC油菜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人,湖北省政府最高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部省级专家10人。四、教学改革成绩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优秀农学专业入选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专业被评为首批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湖北省精品课程8门,主编出版教材17种,其中国家精品教材1种,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考研率、就业率、学位授予率、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稳居全校前列。近几年,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湖北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1项,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五、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团队建设成效明显学院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国家行业计划,湖北省及相关省份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多项,近年获批科研经费逾5000万元。建成了“油菜的遗传改良”教育部创新团队,棉花遗传育种、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农业害虫治理与昆虫资源利用和生物质能源等研究团队发展势头良好。改革开放以来,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审定作物新品种60余个,其中油菜新品种37个,累计推广面积2亿亩;授权专利17项。“十一五”期间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SCI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近三年年均70余篇。推广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10余项,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对外交流日益活跃,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瑞典、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人才交流与培养合作关系。实施了30多项国外著名专家来院讲学和技术协作项目,获得了国家重大对外交流合作专项。与韩国东亚大学生命科学院签订院际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学生协议。多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机构中任职,如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CR)主席傅廷栋,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CR)理事周永明、杨光圣,美国农学会(ASA)、作物学会(CSSA)资深会员彭少兵,国际芸苔属植物基因组项目咨询组委员孟金陵等。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中加芸苔属基因组学和油菜遗传改良研讨会、全球气候变暖与水稻研究对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生物质能与生物技术学术会议、第一届中韩昆虫生物技术研讨会等国际性会议。举办了作物学、植物病理学、水稻、棉麻、食用菌、昆虫等全国性、省级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会。七、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学院氛围更加和谐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营造和谐氛围。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先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基层党组织活动立项工作中获得学校奖励,为和谐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了“四大工程”建设,即党建规范工程、党员读书工程、党员形象工程、党员凝聚力工程。高度重视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离退休工作,积极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和沟通。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学校“精神文明单位”,连续6年被授予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多次被评为英语学习先进集体、考研工作先进集体、考风考纪先进集体、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1952年迄今,学院已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毕业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赵其国,长江学者彭友良、周道绣、彭少兵、裴端卿、彭良才等;有农业部原部长陈耀邦、湖北省委原副书记黄远志、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道坤、重庆市委常委范照兵等各级领导干部。(2010年4月26日更新)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边银丙

蔡明历

蔡万伦

曹凑贵

曹应龙

陈宝元

陈炳来

陈翠莲

陈仿源

陈国兴

成国英

崔克辉

戴陆园

丁芳

丁建清

丁新华

范楚川

方明镜

丰胜求

冯梅

付新华

付艳平

付艳苹

付艳萍

傅廷栋

甘莉

葛贤宏

郭小密

郭小平

何光存

洪登峰

洪霓

洪玉枝

侯明生

侯咸宝

胡红红

胡立勇

华红霞

黄昌华

黄见良

黄俊斌

黄丽玲

黄求应

江晶

姜道宏

金双侠

金忠恒

靳德明

荆大社

瞿波

黎会平

李春海

李付广

李国庆

李合生

李建洪

李京

李六

李荣伟

李绍勤

李玉珍

李再云

李泽炳

栗茂腾

梁述平

林芳灿

林开春

林兴华

林忠旭

凌霄霞

刘安国

刘迪秋

刘后利

刘纪麟

刘克德

刘平武

刘铁梅

刘西钊

刘焰

龙艳

陆光远

吕守华

吕作舟

罗礼智

罗利军

骆炳山

马朝芝

马平福

毛树春

梅方竹

孟金陵

闵家顺

牟同敏

聂以春

牛长缨

彭定祥

彭良才

彭少兵

钱伟

邱德运

邱法展

饶勇强

荣秀兰

沈彬

沈金雄

石尚柏

石淑稳

宋克敏

孙东发

孙济中

孙新立

谈移芳

涂金星

涂礼莉

汪波

汪金平

汪钟信

王炳锐

王坤波

王令强

王满

王满国

王满囷

王沫

王小平

王学奎

王燕

王盈

王永模

王卓仁

文静

吴江生

吴孔明

吴征彬

夏海洋

肖本泽

肖炎龙

肖炎农

肖扬

谢国生

熊敏

徐才国

徐光硕

徐尚忠

徐文兴

徐章逸

许克进

许智勇

薛东

杨长举

杨光圣

杨国正

杨书化

杨特武

杨业华

杨永珍

姚江林

姚明镜

易斌

易先宏

尹昌喜

游红

余四斌

喻大昭

喻树迅

元生朝

原保忠

袁道军

曾范昌

曾汉来

曾水云

展茗

张椿雨

张端品

张方东

张国安

张宏宇

张静柏

张礼福

张文邦

张献龙

张玉群

张月娟

张志钰

张自国

赵纯森

赵建伟

赵岩冰

郑世发

周广生

周红

周鹏辉

周兴苗

周永明

周泽民

周治树

朱芬

朱福兴

朱龙付

邹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