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渊源于有百年历史的中央大学化工系。全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教师89人,教授3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3人。教师中博士、硕士学历者占93%。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和国防“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1人,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333”科技带头人9人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部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3人、获江苏省人事厅“六大人才高峰”五年建设优秀人才表彰1人、获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称号1人。组成了一支梯队合理、凝聚力强、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有特聘教授5名、兼职教授42名。学院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物理学与化学(理学)4个硕士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江苏省品牌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冶金工程8个本科专业。拥有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胶凝材料研究室)、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江苏省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学重点学科、材料工程领域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学校、建材行业集料碱活性研究检测中心、江苏省无机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非金属复合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拥有无机材料系、材料工程系、高分子系、金属表面科学与工程系、复合材料系、材料物理化学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7个专业系;南京工业大学水泥研究设计院、现代分析中心、粉体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新材料制备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高技术陶瓷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所、纳米材料研究所、CFD技术与材料工程模拟研究中心9个校级科研机构;功能新材料研究所、纳米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生态环境材料研究所、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工程测试研究所、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所、橡塑材料研究所、功能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合成与应用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水处理技术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12个院级研究所。学院现在校本科生1911(民办生337)人,博士生60人,硕士生526人,工程硕士30名,在站博士后14人。学院现设有“厚勤”“众弘奖助学金”和“教授爱心助学金”等18项校外奖助学金,总额超过40万/年。本科生的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就业率均名列全校前茅。获教育部批准建立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改革成果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学科点教学成果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和行业优秀课程奖等。学科点在传统水泥基础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军工特种新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技术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科研领域保持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点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是国内著名的学科点之一。现在研的国家、部省级以上项目共43项,其中国防973项目1项(许仲梓担任首席科学家)、国家973项目1项(沈晓冬担任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防军工项目9项、省高技术项目2项、省重点项目2项等。近三年科研到款1.1亿元,验收或鉴定项目16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9项;出版教材、著作11部;被SCI检索的论文217篇、EI检索的论文283篇、ISTP检索的论文52篇。现代分析中心拥有70余台国内外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材料科学与工程校级教学实验中心(江浦校区)5000多M2集开放、集成、集约和共享于一体的多功能实验室,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院现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额达7000余万元。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