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体育系始建于1976年,是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创办体育教育专业最早的系之一。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历经全体教职工三十年的辛勤耕耘和培育,而立之年的体育系已发展成为初具现代化规模的山东省(菏泽市)最重要的体育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体育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山东省体育院系中的一枝奇葩。师资队伍体育系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专职管理人员6人,教授、副教授27人,讲师29人,助教10人,硕士研究生19人,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7人。国家一级裁判12人。学科建设体育系现有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两个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各设有本、专科,并且民族传统体育学被列为学校重点学科,在校生632人,本科函授生107人,专科函授生200人。2006年招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80人、专科生120人,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60人,2006年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技术文化提高班。教学成就体育系始终坚持教学第一和善于创新的原则,教学质量稳步上升。1999年6月获山东省教委组织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专科学校理论知识比赛二等奖,田径、武术项目三等奖;1999年9月获山东省教委组织的首届山东省高校大学生武术节男子甲组团体第六名;2003年9月获山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丁组(专业组)两金、三银、四铜,团体第六名;2005年7月获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三等奖、基础理论三等奖、篮球、武术项目第四名、健美操第七名。2006年山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中获1金5铜,团体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自1998年山东省教委组织专升本考试以来,体育系共考取249人,连续9年稳居全省同类院校专升本人数的榜首,其中有4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目前,已经向社会输送有用之材3000余名,深受社会好评,在山东省学校体育教师中教学能手选拔赛中,我系毕业生先后有多人获“教学能手”称号,有15名毕业生被评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科研成果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硕果累累。几年来,全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其中三十余篇论文获校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有二十余篇发表在《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上,两部为个人专著,两部为中国体育高级教练员培训教程,10部为全国或全省普通高校通编教材,并担任主编、副主编等职。一个国家级课题和一个省级课题已结项,另有四个课题正在进行中。办学条件体育系专业教学、训练、实验设施齐全。有一座面积为9690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馆内设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体操馆、健美操馆、武术(套路)馆、散打馆、摔柔馆、跆拳道馆和多功能健身房,馆内还设有学术报告厅。室内场地设施均达国家级标准,能承担省级以上的比赛任务。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一个、400米煤渣标准田径场一个,室外篮、排球场40余个和武术套路专用场地等,建有人体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实验室、学生体质测试中心以及资料室和阅览室,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总价值达200余万元。对外交流体育系十分重视对外交流活动。先后与国际、国内十余所高校以及体育科研所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互访关系,选派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外出学习,聘请国内著名学者、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不定期前来进行学术讲座,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类专业学术会议,扩大对外交流与沟通。学生管理有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学生管理成绩显著。政工队伍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保障,政工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状况,为此,我系精心选聘了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团总支书记、政治辅导员充实到政工队伍中来。针对学生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根本,身心素质是本钱。我们组建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党章学习小组”等社团组织,提高我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系列报告会、专题讲座和比赛等形式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素质。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真正使我系学生不仅身体素质好,而且心理素质也过硬;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教学训练能力,我系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迎新杯”、“毕业杯”球类比赛、“从师基本功大赛”。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我系学生会发起并举办了学生体育科研论文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我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各类比赛,成绩显著。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取得较好成绩。专业介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4年)专科(3年)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运动生物化学、田径、体操、武术、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与舞蹈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单独招生4年)专科(3年)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中医学、历史学主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民族传统理论与技术、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方法、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中国武术史、武术理论基础、中医学基础、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学校、社会体育组织中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管理、指导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