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南大学中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相辉映且久负盛名的重要二级学院之一。其前身“有色冶金系”设立于1952年,在当时全国院校调整时由武汉大学等五所院校的冶金类系、科合并组建而成,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其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成果驰誉神州,在国际上亦有重要影响。经过五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特别是通过国家“211工程”15年建设和“985工程”7年建设,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迄今,已培养各类毕业生近万名,为我国冶金行业乃至其他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1978年以来累计获国家级奖励2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0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14项,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设有3个本科专业(冶金工程、环境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冶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稀有金属冶金与材料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有色行业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有色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色行业清洁冶金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有色金属冶金)、2个省级重点学科(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1个校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教学、科研条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国际交流日益活跃,学术气氛更加浓郁。学院现设有重金属冶金及材料研究所、轻金属及工业电化学研究所、稀有金属冶金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碱法冶金研究所、冶金物理化学与材料化学研究所、钢铁冶金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拥有国内先进的实验室和高、精、尖的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37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2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0人入选国家“跨(新)世纪人才计划”,全国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专任教师中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科学研究上,本学科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具有研究领域宽(全面覆盖重、轻、稀、贵等各类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综合势力强的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本学科的研究领域迅速扩展,从传统的提取冶金扩展到围绕有色金属冶金的资源、能源、环境、新材料等广阔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成为了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特色十分鲜明且具有不断增长的新内涵和活力的学院。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