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覆盖的全部3个二级学科均可以追溯到建校初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6年10月由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压力加工系、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冶金系的铸造教研室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12月,应用科学学院的材料物理系和物理化学系无机非金属材料部分并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了材料物理系、金属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与表面技术系、粉末材料系、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金属压力加工系、铸造研究所等8个系(所)。2001年3月,8个系(所)重新整合,成立了材料学系、材料加工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粉末冶金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腐蚀与防护中心、实验测试中心等4系2所2中心。2008年12月,根据学校的发展,将材料学院分出一部分形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学院即形成了现在的架构,下设材料学系、材料加工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系。截止2010年9月1日,学院在读学生有3522人,其中本科生1763人,研究生1780人(含博士408人,硕士970人,工硕402人)。有教职工共计124名,其中教师110人(含教授53人、副教授41人、讲师及以下人员16人),党政管理人员14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海外青年合作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或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19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和品牌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属的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3年进行的首次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三,在2006年评估中排名第二,在2006年5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我国国内887所大学的专业进行了全面评估,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一。200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批准为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学院本科生教育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大专业招生,入学前两年进行基础课学习,三年级后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等若干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覆盖的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均可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为了激励和资助学生奋发学习,除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外,学院还有多项社会捐助的奖学金,包括由著名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设立的“师昌绪奖学金”、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硅谷)设立的“张弘、梁丽雅博士教学奖励基金”以及“中信—CBMM吴宝榕铌钢奖学金”、“美国肯纳奖学金”、“贝卡尔特奖学金”、“罕王特钢奖学金”、“广东凤铝铝业奖学金”、“湘钢育才奖学金”、“莱钢奖学金”、“太钢不锈奖学金”等。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尤其柯俊院士领导的“大材料”试验班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我国材料学科改革的典范。2007年由肖纪美院士和柯俊院士牵头,依托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在2007级本科生中成立材料学院理科实验班,明确了培养高水平创新型材料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院依托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在2008级本科生中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班,其宗旨是进行与国际先进高教体系接轨工作的尝试,注重学生交流能力、领导能力和全球意识的培养,制定了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全英文教学计划。该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此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罗维东为组长、主管副校长张欣欣、材料学院院长曲选辉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国际班试点工作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2009年,以国际班为试点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试验区”被列为首批“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作为我国材料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牵头单位,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2010年6月,由我校主持、依托于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入选“2010年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学院在科研工作中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发展交叉,促进联合”的科技工作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在科研工作中同时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研究队伍建设,以平台和基础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科研能力稳步提升。强调团队组合,积极承揽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截止2009年底,学院教师承担的在研课题共477项,其中学国家973计划项目16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9项,国防军工项目58项,国家攻关支撑计划及科技部项目17项,教育部科研项目16项,北京市政府科研项目20项,其它省部级29项,横向课题224项。2009年度,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5篇,其中SCI收录170篇,EI收录152篇,ISTP收录52篇;出版著作17部;获奖19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获2项。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频繁,每年有近百人次的教师出国讲学、访问、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数十名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学院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AachenInstituteofTechnology),英国牛津大学(OxfordUniversity)、剑桥大学(CambridgeUniversity),美国密西根工业大学(MichiganTechnologicalUniversity)、宾州大学(PennStateUniversity)、怀特州立大学(WrightStateUniversity),日本东北大学(TohokuUniversity)、北海道大学(HokkaidoUniversity),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等国际著名大学的相关学院(系)签定了合作交流协议。为了加强国内外材料科技界的学术交流,为了更好地建设“世界冶金材料教育科研中心”和“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教育科研中心”,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从2003年到2010年举办具有权威性的科技论坛“中国材料名师讲坛”共41人次,大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学院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研究开发平台有1个国际研究机构、5个国家与省部级工程(技术、转移、测试)中心、1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平台、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0多个与地方、行业和企业共建的校-企联合实验室或基地。面向新世纪,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学科方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国内前茅、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包小倩

蔡敏敏

蔡庆伍

曹备

曹辉

曹林

曹文斌

常永勤

陈广超

陈国良

陈菊芳

陈冷

陈宁

陈银莉

陈迎锋

陈雨来

程知松

仇卫华

初元璋

褚武扬

董超芳

董建新

杜翠薇

杜振民

段波华

樊自拴

范丽珍

高工

高建勋

高瑾

高克玮

高学绪

葛昌纯

耿文通

顾有松

官月平

郭晖

郭志猛

果世驹

海明潭

韩静涛

郝俊杰

何积铨

何建英

何新波

何业东

贺信莱

黑立富

洪惠平

洪慧平

侯建新

胡水平

胡学晟

黄继华

黄进峰

黄运华

惠希东

纪箴

贾成厂

姜勇

康永林

孔祥华

李长荣

李成明

李福

李辉勤

李惠东

李惠琪

李金许

李静媛

李平

李晓刚

李志强

连芳

林国标

林均品

林涛

刘国权

刘航

刘靖

刘俊友

刘庆国

刘泉林

刘新华

刘雪峰

刘雅政

柳得橹

柳伟

龙毅

娄世松

卢燕平

陆永浩

路民旭

吕反修

马纪东

毛卫民

孟惠民

米振莉

齐俊杰

强文江

乔利杰

秦明礼

曲选辉

曲扬

屈祖玉

任学平

尚成嘉

沈卓身

宋建华

宋仁伯

宋西平

宋勇

苏兰

宿彦京

孙爱芝

孙冬柏

孙光飞

孙蓟泉

孙加林

孙建林

孙祖庆

唐荻

唐伟忠

滕蛟

田文怀

万发荣

王德仁

王戈

王金伟

王金相

王开坤

王丽萍

王蓉

王润

王晰

王旭东

王学敏

王艳丽

王燕斌

王中林

王自东

吴春京

吴其晔

吴杏芳

吴荫顺

奚廷斐

肖纪美

谢建新

徐滨士

徐桂英

徐利华

徐晓伟

许立宁

薛文东

杨滨

杨槐

杨会生

杨慕

杨平

杨善武

杨涛

杨王

叶荣昌

殷声

尹海清

于广华

于浩

余万华

余伟

余永宁

俞宏英

曾燕屏

张波萍

张海龙

张弘

张鸿

张华

张济山

张建纲

张来启

张雷

张麦仓

张茂才

张深根

张统一

张巍

张学军

张跃

赵爱民

赵海雷

赵兴科

赵志毅

郑为为

郑裕东

周成

周寿增

周香林

周张健

朱逢吾

邹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