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是由原计算机系和电子科学技术系,教育技术专业重新组建的。下设三个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六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品牌专业)、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网络工程、教育技术学。拥有山西省示范实验中心、院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担负着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学院现有教师11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62人。教授10名、副教授35名,5名归国留学人员,全部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还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千人计划2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教学名师12人。全日制本科生2200余名、研究生近400名,生源来自于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学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微纳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设有山西省微米纳米技术工程中心,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共同拥有电子测试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微米纳米学会、中国兵工学会的会员单位和理事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仪器科学与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学院以研究为依托,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项,年平均经费达到2300万,累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几十项,自2000年起共发表论文523篇,其中187篇被EI、SCI收录,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年均发表论文3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译著3部,教材16部。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培养"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合格人才。我院学生积极投身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国际ACM程序设计大赛、"挑战杯"、"兴晋杯"科技竞赛中获得佳绩。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安涛

安晓东

鲍爱达

柴晓芳

陈够喜

陈国炜

陈建军

陈老师

陈立潮

陈守智

陈晔

崔永俊

董伟超

董晓丽

段俊萍

樊永生

付东来

高老师

高媛

葛根焰

耿艳兵

郭书杰

郭涛

韩燮

韩志军

何常德

何强

何志英

洪军

侯坤

侯真慰

侯卓

贾美丽

贾志燕

姜伟

焦新泉

靳雁霞

井超

康君

孔令德

孔祥艳

寇丽丽

况立群

雷海卫

李波

李定主

李飞

李宏艳

李华玲

李惠琼

李杰

李锦明

李军莉

李龙飘

李孟委

李娜

李圣昆

李顺增

李雯

李欣然

李彦峰

李玉容

李增寿

李众

廉永健

梁志剑

蔺素珍

刘变莲

刘朝阳

刘东明

刘福岩

刘红敏

刘俊

刘仁富

刘爽英

刘文怡

刘小军

刘鑫

刘旭东

刘祖深

陆青梅

罗建华

马礼

马巧梅

马喜宏

马游春

孟建新

孟令军

孟晓伟

年夫顺

牛康康

潘德恒

潘广贞

庞俊奇

庞敏

庞晓琼

裴畅贵

齐和平

乔道迹

乔建忠

乔志会

乔志伟

秦丽

秦品乐

任勇峰

申海玲

沈沛汝

沈三民

师智斌

石琼

石云波

宋礼鹏

苏淑靖

孙熙庆

孙豫峰

田卫萍

仝晓刚

佟震亚

王博

王聪

王东

王红亮

王建亮

王丽芳

王圣佑

王世昌

王素红

王文杰

王小艳

王晓浩

王秀娟

王阳

王洋

王永水

王正通

温银萍

文丰

吴秉衡

吴志华

武瑞娟

熊风光

熊继军

徐志永

薛晨阳

薛海丽

薛隆全

薛瑶

闫洁

闫树斌

闫晓燕

严英占

阎岩

杨波

杨湖

杨老师

杨秋翔

杨卫

杨喜旺

杨晓

杨晓敏

杨晓文

杨亚军

杨玉华

叶树华

于丽霞

于一

禹健

翟成瑞

张斌珍

张国军

张会新

张建华

张静

张敏

张琼

张森峰

张舒娟

张文栋

张晓华

张晓明

张彦军

张英祥

张永梅

张元

赵安民

赵冬花

赵海雁

赵军

赵俊奇

赵利辉

赵山林

赵艳利

赵正杰

甄成方

甄国涌

郑印

周海英

朱纪平

朱平

朱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