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成立于1995年,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有中、高级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组成的师资结构,现有教职工30人,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占教师总人数的41%,硕士研究生10人,占教师比例的37%。体育系开设一个体育教育专业,下设形体素质、球类、公共体育、基础理论4个教研室及学生体质检测中心、团总支、办公室共七个机构,有人体解剖、人体生理、体育保健3个实验室。体育系历来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建系以来,教职工出版专著8部,参编教材6部,参编教学参考书2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省社会科学二等奖和厅级教学成果优秀奖各1项,承担省教育厅级研究课题3项,校级研究课题3项,已形成了独具风格、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研究特色。有2人获省“园丁奖”,8人获校级“园丁奖”,5人获“教学优秀奖”,2人为学校“学术带头人”,3人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科研双骨干”。体育系现有2800平方米体育馆1个,标准400米田径场2块,篮球场和排球场26块,室外体育活动场地4.7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和实践条件能充分保证本科教学的需要。二、特色——形成了以适应甘肃民族地区农(牧)村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以民族体育为载体,以民族地区农牧村学校体育工作需要为基础,加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把民族体育贯穿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把民族体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民族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藏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技能,领悟少数民族灿烂的体育文化和民族体育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把民族体育贯穿于运动竞赛和活动中,已开展的民族体育活动主要有锅庄舞汇演、登山活动、踢毽子比赛、武术表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建了锅庄舞、武术等民族体育协会;把民族体育贯穿于科研和课程资源开发中。以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课程为突破口,以民族地区农牧村学校体育工作需要为基础,加强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了以“五掌握十六会”为内容,“三年三步走”为手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制定了《合作民族师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加强了术科课程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构建了由知识、技术、能力组成的适应民族地区农牧村学校体育的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三、人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根据民族地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培养能主动适应21世纪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设置了通识、专业和职业课程组成的课程平台,遵循保证基础知识、增加人文与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强调学生职业生涯方向学习等基本理念,使各课程充分发挥主要功能,实现优势互补。建系以来,体育系学生在全省大学生体育专业技能大赛、大运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十多项。近年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就业观念,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夯实就业基础,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和竞争力,就业率一直在80%以上。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默默奉献,以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守职敬业的情操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本系和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四、大学体育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制定了《合作民族师专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构建了以基础体育、运动技术与技能发展、体育文化与生存技能、运动技能与技术提高课程四个模块,促成了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校内外、理论与实践、教学与训练的结合。开设跆拳道、健美操、锅庄舞等11个选项课,突显了体育课程与学生的健康、生活、发展、终身体育的关联,体现了民族特色。以体育运动为载体,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真组织参与校内外各种体育竞赛;认真组建“锅庄舞”等各种体育协会;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促成“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8%以上。五、交流与合作体育系加强与兄弟院校间的学术交流,曾多次派教师到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大等院校进修、作访问学者或参加学术活动。聘请西北师大等兄弟院校的知名教授来系上做专题学术报告。通过以上等多种形式增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水平。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