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物理系起源于三江师范学堂于1904年设立的格致科,先后更名为理化科、理化数学部、数学理化部等。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数学理化部与国文史地部合并为文理科,下设物理系等8个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工学院设立物理教研组,物理系从此中断。直到1983年重建理化系,1988年成立物理系。在物理系发展的百余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吴健雄、李国鼎、严济慈等著名学者。物理系现设有物理学教研室、应用物理教研室、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物理实验教研室等5个教学科研单位。全系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实验人员17人,机关人员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2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教师中博士所占比例达到85%。本系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3人,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入选者12人。物理系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声学等8个二级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本系每年招收的博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研究生约30人。科研方向主要包括凝聚态理论、计算物理、非线性物理、原子核理论、粒子物理、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功能材料物理、纳米结构物理、光子材料物理等。现有计算物理实验室、材料物理实验室、光电物理实验室等3个科研基地。目前承担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近5年来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曾与兄弟院校合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物理系现设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90人。3个本科专业采用宽口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着重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有超过40%的毕业生考取了中科院及清华、北大、复旦等名牌高校的研究生。此外,物理系还承担了全校本科生的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现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双语导论、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经过多年的发展,物理系已成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并驾齐驱的研究型单位,是东南大学理科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ASIC工程中心

CIMSnet南京站点

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电光源研究中心

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商务研发中心

东南大学电子系统可靠性研究中心/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

东南大学伽利略系统欧亚(中国)教育与应用开发中心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法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

附属中大医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公共卫生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混凝土及预应力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基础医学院

集成电路(IC)学院

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建筑学院

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交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MBA

力学实验中心

临床医学院

南京市胸科医院

能源与环境学院

人文学院

软件工程与理论实验室

软件学院

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数学系

苏州研究院

体育系

土木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无线电工程系多媒体研究所

吴建雄实验室

吴健雄学院

物理实验中心

物理系

先进材料研究中心

先进光子学中心

显示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生院

医学影像与精确诊治研究中心

医学院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艺术学院

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