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10月,著名医学科学家、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担任首任院长,生物物理学家赵南明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院士、神经科学家鲁白教授、免疫学家董晨教授先后担任常务副院长。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董晨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2020年12月,祁海教授担任医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医学院致力于培养既掌握临床技能又具备科研能力,能在医学领域从事研究、医疗服务、教学管理、技术创新的医学科学家、高级临床医生、医学教育工作者和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人才。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清华医学院在多个学科拥有卓越的研究成果和大量正在进行的前沿工作,已经形成了引领新方向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广阔的产业转化前景。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医学院考察科研抗疫工作,肯定了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疫苗研发工作。

医学院目前有基础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临床医学院。涵盖了免疫学、肿瘤生物学、微生物与传染病学、神经科学、分子与生物学、医学影像学、神经工程、微纳与组织工程、临床医学九大学科,其中免疫学、微生物与传染病学、神经科学、分子与生物学四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已逐步摆脱跟踪追随的科学模式,建立了引领新方向的国际影响力。

学院师资


医学院现有专职教师83人,其中教研系列56人,教学系列8人,研究系列19人。教师队伍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6人。  

科研成就


清华大学医学院图册


学院开设了20多门高水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5门课程建成“清华大学精品课程”。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项,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6项。编写、出版了20多部教材和专著,其中“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至今,基础医学系已经有两位教授获得牛顿高级学者称号,3位教授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一位教授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位教授的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等。近5年来,基础医学系老师获得国内外大小奖项共计40余项。

人才培养

本科生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它将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结合,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等多层次发展这些领域的新概念和新知识,研制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创新性医疗设备、生物制剂、生物材料、生物过程、植入设备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为人们更全面地探究人体、更快捷地诊治疾病、更有效地促进健康提供了可能。生物医学工程是世界范围内极具前景的朝阳学科之一,也日益成为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研究生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系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是建立在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医学院成立以来,在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引领下培养自己的研究生,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2007年以来,多位青年学者回国加盟基础医学系,不仅拓展了基础医学系的生物学研究方向,而且给年轻的医学院带来了勃勃生机。基础医学系PIs的研究方向已包括神经科学、膜蛋白与重大疾病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全国第一批建立的学科点(1979年建立),也是我校所拥有的19个全国重点一级学科之一。生医建设的两门研究生课程获得“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称号,《数字信号处理》、《医学成像系统》《随机信号统计处理》等教科书都成为了研究生推荐教材。

公共卫生

2011年公共卫生健康学科面向全国招收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研究生,并将国际先进的公共健康理念贯穿于研究生教学之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融合。2013年,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受教育部委托培养国际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IMPH),截止2016年9月,已经连续年招收了来自亚非拉国家的53名学生。

临床医学博士

培养目标 ---国际化的医师科学家

医学实验班学制8年,按照国际的医学教育标准培养医学博士,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的临床医师家(Physician Scienist)。

培养模式:“3+2+3”综合模式。前3年在清华大学系统而扎实地学习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的课程,中间2年进入国外前沿实验室接受严格而专业的科研训练,最后3年回归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接受系统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

培养优势:1)唯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师科学家的顶级教育计划;2)唯一塑造未来医学领军人才的顶级培养过程;3)唯一融入综合性大学的顶级培养环境;4)唯一采用国际化双导师制的顶级培养模式。医学实验班为未来100年的医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11年,基于学院“培养新一代的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的八年制医学博士培养理念及其所需的现代化基础医学教学的长期规划和设计,中心围绕基础医学及相关的生命科学等各学科的实验实践类教学开展全方位的工作。刘晓玲博士担任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学科建设


清华大学医学院

医学院下设2个系1个中心-基础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建立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公共健康四大学科,两个一级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  

科研机构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在我国生物芯片领域研发实力最强、产品及市场销售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机构。前身是清华大学生物芯片研究与开发中心。2000年9月30日,根据国家发改委指示以清华大学为依托,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三家科研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暨博奥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心暨公司”)。2007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的验收。  

清华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10月,是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共建的多学科交叉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教育部985工程以及北京市科技基金等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重点科技项目的支持下,以生物芯片技术为平台,以高通量、高度自动化的“组学研究”为主线,进行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和转化医学应用产品开发。  

历史沿革


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两部领导签署了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进入“211”和“985”工程建设项目。此协议在2007年5月的新协议诞生后终止。

2006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签署的《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院领导

编辑 播报

职务

姓名

职责

院长

祁海  

主持全面工作,负责重大行政、财务工作;分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工作。

党委书记

洪波

负责党委全面工作,配合行政执行工作及思想工作;分管生物医学工程系工作。

副院长

程功


副院长

廖洪恩


副院长

李海涛


党委副书记

程峰


党委副书记

程功


基础医学系

林欣(系主任)

纪家葵(副系主任)

胡小玉(副系主任)

沈晓骅(副系主任)


生物医学工程系  

王广志(执行系主任)

杜亚楠 (副系主任)

廖洪恩(副系主任)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15日,入选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名单。 

词条图册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单原子分子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第二附属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法学院

工程物理系

公共管理学院

航天航空学院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

核能与能源技术研究院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萃取分离分室)

化学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分室)

机械工程学院

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实验区)

继续教育学院

建筑玻璃与基础结构研究所

建筑学院

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软件研究中心

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经济管理学院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

量子信息与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美术学院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破坏力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

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

清华信息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深圳研究生院

生命有机磷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膜生物物理分室)

体育教研部

土木水利学院

外语系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电子学研究所

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医学院

艺术教育中心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