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基础部,当时主要承担全校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基础课教学工作。1999年10月基础部更名为信息工程与基础科学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5个教研室和计算机、理化测试2个实验中心。2001年6月,学校撤销信息工程与基础科学系,恢复基础部,英语、计算机、体育先后划出单独立系(部)。2003年11月,学校因学科专业调整和发展的需要,撤销基础部,成立理学院。学院现设有应用数学学科、应用化学学科、统计系、物理系4个学科(系),其中应用数学学科和应用化学学科是校级培育学科;设有生物物理硕士点及光电子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建有物理、化学2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数学实验室,其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下设11个实验分室,仪器设备2000多台(件),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开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化学3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余人,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17人,博士18人,硕士38人;有3人入选浙江省“151工程”人才,1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在基础课第一课堂教学上为全校学生的考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以此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在数学建模、物理和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等第二、三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标准。在专业建设上,寻找理科和工科等交融渗透发展的有效结合点,通过理工结合等方式去深化、固化特色;以统信类专业与达内合作为契机,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创新平台,探索校企合作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近五年来,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学建设项目30余项,其中9项为校级重点项目(含招标项目);发表教改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20余部;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40余项,其中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美国数学建模竞赛金奖2项,全国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6项。学院在科研上对接学校“1030”战略,学科发展方向调整为生物统计、生物物理、生物数学、生物质功能材料等,加强与学校特色优势学科的结合或联合,在学校学科群体系中成为优势学科群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学科;通过与“三农”问题的结合,与兄弟院校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不断推进涉农深度,形成非农弱势基础学科的“亲农”研究特色和优势;以硕士学位授予点申报为切入点,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根本,整合学校内部一切有利资源,追求基础学院的特色与优势,提高学科的协同效应和综合竞争力。5年来,累计科研经费800余万元,争取到各类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科技厅重大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厅一般项目13项;获得科研成果20余项,发表SCI、EI等四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0余篇。展望未来,学院将加强学院精神文化的提炼与弘扬,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凝练学院文化和学科文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适度发展本科教育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对接学校“1030”战略,进一步调整学科研究方向,强化团队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注重产学研用结合,创新体制机制,走“夯实基础、追求特色;错位发展、整合发展”之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