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3年的湖南省垣实业学堂的矿、路科起,到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直至今天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历经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走过了百余年历程。学院设有建筑工程系、桥梁工程系、水工程与科学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建造与管理工程系、防灾与安全工程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13个研究所,12个实验室和1个实验研究中心。学院建有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含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跻身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土木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硕士点和2个专业学位点,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98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兼职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在职教授48人(博士生导师40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64人,高级工程师6人,讲师32人。学院拥有图书10余万册。现有在籍学生2700余人,其中研究生700余人。迄今已招生80多届,培养各层次毕业生28000余人。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培养未来精英(Trainfutureleaders)、做世界水平的研究(Conductworld-classresearch)、发明创造勇于挑战(Innovatetomeetchallenges)、服务社会(Servethesociety)。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S.Kunnath

S.Masri

贝效良

卜良桃

蔡峰

蔡锋

曹文贵

曹喜仁

曹学韩

陈白菲

陈昌富

陈大川

陈秋南

陈新义

陈行之

陈业平

陈友明

陈政清

程露敏

仇一颗

戴炜

单波

邓德全

杜攀峰

杜运兴

方萍

冯旭林

高来亚

龚光彩

龚建清

桂铭敬

郭玉荣

韩文雅

何放龙

何晗芝

何满潮

何益斌

贺拥军

贺志军

胡育芳

华旭刚

黄道良

黄靓

黄立葵

黄湘湘

黄学诗

黄幼华

黄政宇

霍静思

姜乃昌

姜早龙

蒋德松

蒋进

金晓勤

柯水洲

黎国昌

黎之奇

李光映

李和平

李嘉

李景春

李立峰

李廉锟

李梅林

李念平

李秋胜

李寿英

李硕

李伟

李小龙

李吟秋

李峥

李正农

梁音

廖莎

刘春生

刘光栋

刘桂秋

刘杰

刘军

刘品生

刘齐建

刘霞

刘晓明

刘兴彦

刘旋

刘艳

刘一江

刘志文

刘智

刘子廷

柳克准

柳士英

柳展辉

卢芳云

罗刚

罗建辉

马克俭

闵小莹

聂旭英

彭勃

彭文祥

强益寿

秦鹏

尚守平

邵旭东

沈蒲生

沈浦生

沈友铭

施周

史才军

舒兴平

舒兆发

宋杰

苏永华

谭俊伟

汤广发

唐昌辉

唐春安

童桦

涂文戈

汪梦甫

王昌衡

王朝伟

王非平

王烽

王海东

王解军

王连华

王涛

王晓东

王政宇

魏东明

文学章

吴方伯

吴建新

吴思远

夏正军

向杰

肖光炯

肖岩

谢炳炎

熊晖

熊辉

熊哲民

徐士荣

许斌

许仕荣

许曦

颜江平

颜可珍

颜李

晏班夫

杨昌智

杨丹妮

杨明辉

杨慎初

杨卫红

杨志昂

易荣膺

易伟建

殷之澜

尹华伟

余炽昌

余健

俞亨

袁玲红

曾带丽

曾令宏

曾梦澜

曾裕林

张桂芳

张国强

张浩江

张泠

张望喜

张先权

张阳

张英

张志田

章劲文

赵明华

赵伟

郑柯

周翠竹

周德泉

周芬

周福霖

周光龙

周晋

周铁英

周先雁

周绪红

周义武

朱本立

祝志文

卓知学

邹丹

邹小伟

邹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