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1993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合校之后沿用现在的名称至今。组建之初,从当时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单位抽调的一批精英以及一批从欧、美、日、前苏联等地学成回国的海内外学子汇聚在一起,白手起家、顽强拼搏,打造了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长的雏形,奠定了今天发展的基础。伴随着共和国机械工业的成长,经过几代“机械人”的不懈奋斗,今天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办学风格,汇聚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机械制造领域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是华中科技大学成长的缩影;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也使其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现设有6个系、1个研究所,拥有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究平台;拥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个国家级基础教学平台;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个拥有机械基础课程实验中心、机械学科专业课程实验中心、先进制造与装备技术综合实验中心等3个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学院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每年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四个本科专业方向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就读的本科生240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20余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近350人。作为科技产业领域的孵化器,近十年来,学院先后孵化出7个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目前,学院有专业教师220余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有5位教师分别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专家、数控装备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1位教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2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名师,10名年轻教师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学院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学术团队”被确立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007年,“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批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机械学科测控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近十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千余项,科研经费连续保持华中科技大学前茅;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共50余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共1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达300余项;有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999年,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核心的华中科技大学CIMS中心荣获了国际制造工程师(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2002年,在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在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名列第一;2003年,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6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由2002年的第四跃居第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07年,“机械电子工程”以排名第一的成绩增选为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被首批列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与清华、西交大一同成为在全国一级学科中有三个二级重点学科的院系;同时,学院被教育部列为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多年来,学院一贯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把人才培养始终纳入学院工作的首等要务去抓。学院坚持“以学生教育教学为中心,用一流的教育教学创建一流的本科”。以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路和教育理念,即:“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面向、重视实践创新、发展健康个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业界需求为牵引”,培养实学创新人才。积极推广“开放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边界延伸到社会和业界;不断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的边界再设计”的教育思想,结合业界需求和学科发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院学生在历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CCTV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全国物流设计等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9年,我院学生在“红点国际设计大赛”、“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南地区港澳特区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制造大赛”等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学院还先后与美、英、德、日、韩、俄、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多所大学、研发机构和著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关系。近十年以来,学院先后主办并主持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10余次,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0多项,近20人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大会上做主题报告。除此之外,还与美国伍斯特工学院、英国Warwick大学、德国Aachen大学、法国梅茨工程师学院、韩国启明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几十年来,在以杨叔子、熊有伦、周济、李培根、段正澄等五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学院始终坚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发扬“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快速反应、尽职尽责”的“STAR”学院文化精神,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坚持走育人为本、“学、研、产”三足鼎立、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在前进的道路上,抒写了自己成就的篇章,履行了自己肩负的责任。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一定会再接再励、锐意进取,为把学院早日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而努力奋斗。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艾南平

艾武

安萍

白跃伟

鲍剑斌

宾鸿赞

蔡力钢

曹红

曹淮

曹树平

常明

陈冰

陈钢

陈吉红

陈继勇

陈立平

陈良洲

陈明祥

陈小丽

陈学东

陈永府

陈永洁

陈幼平

陈於学

陈志凌

陈志祥

陈卓宁

程敏

程宪平

程宜

崔炳凤

戴同

戴泽西

邓超

邓建春

丁汉

丁劲锋

丁雨葵

董敏钦

杜经民

杜润生

段正澄

冯丹凤

冯劲松

冯清秀

冯天麟

付艳

傅晓云

甘志银

高福运

高峻峰

高亮

龚时华

龚雄

顾承扬

顾佩华

管在林

郭亚东

哈思东

何建英

何杰

何岭松

贺小峰

胡迹

胡蓉珍

胡友民

胡于进

黄朝晖

黄刚

黄光霞

黄金国

黄进1

黄其柏

黄韬

黄禹

黄正东

贾康生

江福祥

姜柳林

蒋向前

金国栋

金建新

金健

金太保

靳谦忠

康宜华

来五星

乐玮琳

李爱文

李宝仁

李斌

李成刚

李春富

李钢1

李汉英

李培根

李青山

李世其

李武洲

李锡文

李曦

李喜秋

李小平

李小清

李晓晖

李晓平

李新华

李柱

李壮云

李作清

廖道训

廖广兰

凌玲

刘华年

刘怀兰

刘辉

刘捷

刘竞

刘伦洪

刘美霞

刘明光

刘清华

刘琼

刘少磊

刘胜

刘世平

刘世元

刘晓军

刘心雄

刘新

刘延林

刘银水

刘永华

刘云华

刘志洲

龙韧

罗宏志

罗年猛

罗强

罗小辉

罗晓玉

罗欣

聂松林

邱赤炼

邱勇

饶运清

阮春红

邵新宇

师汉民

史铁林

谭琼

唐立新

唐小琦

唐晓群

陶亚松

田文峰

万立

王晓琴

王煜

魏迎军

吴波

吴昌林

吴丕兰

肖人彬

谢铁邦

熊蔡华

熊良才

熊有伦

徐振高

严思杰

杨家军

杨叔子

杨曙年

杨文玉

叶虎年

易传云

易孟林

尹文生

尹周平

喻道远

袁华祥

曾理湛

张海鸥

张鸿海

张卫国

张翔立

张新访

赵斌

赵建军

钟毅芳

周济

周培源

周云飞

周祖德

朱碧海

朱国力

朱建新

朱林

朱文革

朱玉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法学院

法医学系

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化学与化工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院

经济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历史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学院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软件学院

社会学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学系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体育部

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

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同济医学院-护理学系

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图书馆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国语学院

网络与计算中心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武汉同济医院

物理系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研究生院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哲学系

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