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其历史渊源于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南方主要大学的电机学科,于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合并组成华中工学院电机系,1988年改称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2001年建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07年,学院获得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学者5人、长江学者5人、博士生导师43人、教授52人、副教授61人。学院设有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电磁新技术系、电气测量技术系和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国家电工电子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工)。目前在校本科生19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2009年以来,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项、提名1项,年到校科研经费过亿元。学院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所属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首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3个学科为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本科生招生和培养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学科覆盖了国务院学位办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所有五个二级学科,即: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并在国内率先获准设立了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和电气信息检测技术两个二级学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电能生产、传输、应用、变换、检测、控制和调度、管理等的全过程。学院拥有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聚变与电磁新技术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电力安全与高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置教育部工程中心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基地。学院正在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学院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J-TEXT托克马克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也是“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的挂靠单位。学院每年招收计划内博士研究生50余名,硕士研究生200余名,本科生400余名。学院以“一流教学、一流本科”为目标,坚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尽可能好的教育,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意识的国际型人才。学院拥有“电工电子系列课程”和“电机系列课程”两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电机学》《电力电子学》《电气工程基础》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电路理论》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了电工电子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气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据不完全统计,五十多年来,学院已累计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逾万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0多部,为我国电气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电气工程学科为目标,以发展电工高新技术和电力技术为主导,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醇化学术氛围,团结务实,求真创新,共创电气工程学科更美好的未来。(2011年4月1日修订)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曹娟

曹一家

朝泽云

陈爱文

陈德树

陈德智

陈菲

陈金富

陈金玲

陈晋

陈俊武

陈明辉

陈宁安

陈乔夫

陈卫

陈绪鹏

陈亚波

陈颖

陈有谋

程时杰

程轶青

丑正汶

丑政汶

楚方求

崔磊

戴珂

戴玲

丁洪发

丁永华

段善旭

段献忠

樊明武

冯征

付建国

高飞

葛琼

辜承林

韩小涛

郝广震

何定桥

何俊佳

何孟兵

何仁平

何文才

何仰赞

何正浩

胡玮

胡希伟

黄汉琛

黄劲

黄念琴

黄上游

黄声华

黄伟

黄新宇

江中和

金闽梅

康勇

黎平

李才华

李承

李冲

李达义

李红斌

李敬东

李军

李开成

李亮

李群

李晓帆

李勋

李妍

李研

李震彪

林福昌

林红

林桦

林蓉

林湘宁

林新春

刘伯平

刘春

刘克富

刘明海

刘沛

刘全志

刘浔

刘志军

刘志强

娄素华

卢新培

陆继明

吕宗平

罗珺

罗小华

罗毅

骆建

骆健

马冬卉

马佳

马伟明

马志源

毛承雄

苗世洪

闵安东

闵艺华

潘垣

裴雪军

彭力

彭涛

任丽

任士焱

任志坚

邵可然

沈宇亮

石东源

时杰

宋素芳

孙海顺

孙剑波

孙开放

孙敏

谭丹

唐跃进

涂光瑜

万山明

汪建

王彬

王丹

王国和

王凌云

王敏

王少荣

王胜豪

王双红

王晓文

王雪帆

王燕

王章启

王紫薇

韦忠朝

魏伟

文劲宇

文明浩

文远芳

吴芳

吴彤

吴燕红

吴耀武

夏胜芬

夏胜国

夏正才

项弋

肖霞

谢琴

谢荣军

谢榕

熊健

熊蕊

熊永前

徐安静

徐垦

徐雁

许强

闫照文

颜秋容

杨德先

杨风开

杨红权

杨凯

杨莉莎

杨荫福

杨泽富

姚占东

叶俊杰

叶立贤

叶齐政

易长松

尹仕

尹项根

尹小根

尹小玲

于克训

余新颜

袁芳

臧春燕

詹琼华

张丹丹

张鄂亮

张凯

张年凤

张宇

钟和清

周理兵

周鑫霞

周永萱

朱曙微

庄革

邹旭东

邹云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法学院

法医学系

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化学与化工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院

经济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历史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学院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软件学院

社会学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学系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体育部

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

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同济医学院-护理学系

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图书馆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国语学院

网络与计算中心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武汉同济医院

物理系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研究生院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哲学系

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