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80年,经历了由最初的生物工程系到1999年成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历程。现有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技术系、生物科学系、系统生物学系和教学实验中心等5个教学单位,是医、工、理交叉的多学科的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授与权的单位之一。学院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物理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湖北省高等学校生物(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学院建立的科研基地包括: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中心、科技部基因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科技服务平台、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我校控制系共建)、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中德马普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合作实验室、中法联合药物开发及筛选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研究中心、中-韩生物材料与纳米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学院现有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工程、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光子学等9个博士点(分属已拥有的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工程、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化工和作物遗传育种、生物医学光子等13个硕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和生物科学4个本科专业。现有在学生3045人,其中本科生2403人,硕士研究生272人,博士研究生370人。学院拥有一支以优秀年轻留学回国人员为学术带头人组建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66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5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91%。学院先后有2人荣膺国家千人计划,1人荣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荣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3人荣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3人荣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荣膺湖北省杰出青年,3人荣膺湖北省楚天学者;3人荣膺湖北省楚天学子,1人荣膺湖北省名师,师资力量雄厚。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院科研实力雄厚,2009年新增国家973、863和省(部)级研究课题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得授权专利14项,发表论文252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45余篇。学院一贯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法国、瑞典、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2009年主办或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3次,邀请学术交流报告38次。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马鞍山麓,拥有一座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集实验教学、科研和办公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楼,固定资产超过6000万元,是学习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秉承"明德、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拼搏,为争创世界一流的生命学科而努力奋斗。

更新时间:一星期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法学院

法医学系

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化学与化工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院

经济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历史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学院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软件学院

社会学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学系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体育部

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

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同济医学院-护理学系

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图书馆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国语学院

网络与计算中心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武汉同济医院

物理系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研究生院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哲学系

中文系